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IoT物聯網 ]找到 202 篇文章 及 0 筆相關產品
  • 邁向數位轉型 台鐵局智慧鐵道資訊整合平台跨出第一步
    因應智慧鐵道發展趨勢,台鐵局於今(2021)年積極推動智慧鐵道資訊整合(IoT)平台的規劃建置作業,經過內部系統與需求盤點,已初步完成平台規劃構想,並計畫分兩階段委託專業團隊協助進行規劃及監督審驗,再進行系統建置。
    Editor / Provider: 台灣鐵路管理局 | Updated: 7 / 16 / 2021
  • 海關發布車載設備產業標準 歡迎設備供應商共襄盛舉
    財政部關務署已於7月2日正式發布物聯網全時監控「汽車貨櫃(物)貨運業車輛車載機產業標準1.0」及「汽車貨櫃(物)貨運業車輛車載機周邊產業標準—車機封條1.0」,有需要者請至該署網站/貨物通關/物聯網全時監控專區下載(網址:https://web.customs.gov.tw/multiplehtml/3493)。 海關, IoT物聯網, 全時監控, 車載監控
    Editor / Provider: 財政部關務署 | Updated: 7 / 7 / 2021
  • 中華電信正式成為Google Cloud菁英合作夥伴
    中華電信經營全球雲端市場多年,自去年取得Google Cloud經銷商夥伴資格後,今年持續擴大與Google合作,於6月17日宣布正式成為 Google Cloud菁英合作夥伴(Google Cloud Premier Partner);未來提供企業更全面性的Google Cloud整體解決方案,包含顧問導入、Partner Interconnect、系統架構檢視及優化、服務遷移、7x24維運服務等。
    Editor / Provider: 中華電信 | Updated: 6 / 17 / 2021
  • 高雄關與長榮海運合作「自動化碼頭及物聯網貨櫃集散站閘口自動化示範車道計畫」
    高雄關關務長蘇淑貞與長榮海運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副總經理吳光輝於6月11日以換函方式完成簽署「自動化碼頭及物聯網貨櫃集散站閘口自動化示範車道計畫」合作備忘錄,雙方在確保貨櫃(物)管控安全無虞下,於港區不同階段取得貨櫃(物)及車輛即時資訊並加值應用,以提升海關監管及貨櫃集散站營運效率。
    Editor / Provider: 財政部關務署/高雄關 | Updated: 6 / 16 / 2021
  • 推動供應鏈串聯與AI應用 提高供應鏈韌性
    美中貿易戰及COVID-19疫情迫使全球製造業供應鏈重組,亟需打造高韌性的供應鏈體系,迅速回應市場需求。工業局從2018年底即推動「智慧機械—產業聚落供應鏈數位串流暨AI應用」計畫,已補助國內112家中小型製造業與390家供應鏈廠商串聯資訊系統,積累營運及生產製造數據,以AI解決原物料整備、製造排程、設備效率、品質管理等問題,以提高台灣整體供應鏈承受外在變化的能力。
    Editor / Provider: 經濟部工業局 | Updated: 6 / 18 / 2021
  • 國內首座Metro Corner科技創新空間 5/5於文湖線忠孝復興站正式啟用
    國內軌道業首座「Metro Corner科技創新空間」,5月5日在文湖線忠孝復興站正式啟用,首次公開遠端傳輸技術,透過創新科技,掌握列車運行動態;並採用多元支付方式提供咖啡服務,讓旅客享受悠閒時光。此外,由北捷自主研發的「車廂擁擠度即時告知功能」,繼去(2020)年5月在板南線試辦後,亦於文湖線正式上線。
    Editor / Provider: 台北大眾捷運(股)公司 | Updated: 5 / 5 / 2021
  • 新北布局智慧物流 嘉里大榮將投資逾10億打造「北北基生技物流園區」
    新北市政府今年完成汐止長安段招商案,由嘉里大榮物流公司得標,預計投資逾10億元,未來將建置現代化智慧物流中心,打造「北北基生技物流園區」,透過智慧化及系統化管理,將商品從進出口後到配送到消費端形成一條龍的整合服務體系,更運用自動化及IoT物聯網的智能設備,建置廠區安全監控系統,提昇物流中心運作品質與效率。
    Editor / Provider: 新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 Updated: 4 / 15 / 2021
  • 桃市府發展智慧多元省水技術 兼顧節水與農業生產
    桃園市副市長高安邦3月31日主持市政會議,聽取水務局「智慧多元省水-節水節肥環境友善」專題報告後表示,隨著物聯網感測技術整合、智慧環控、智慧管理等日趨成熟,可將相關概念導入水資源管理,尤其農業占整體水資源約70%,如果能導入智慧化管理,將可同時兼顧節水與農業生產,請水務局持續朝多元節水方向,發展不同作物栽培的前瞻智慧節水管理系統。
    Editor / Provider: 桃園市政府 | Updated: 4 / 1 /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