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VS.社區VS.居家 需求大不同

機構VS.社區VS.居家 需求大不同
長照依實施地點,可分為機構式照護、社區式照護和居家式照護等三種。機構式照護是提供老人全天候的照顧服務,且無法以社區或居家方式照顧的老人,這類機構包括:安養中心、老人公寓、老人集合住宅、養護中心、長期照護機構、護理之家、急慢性醫院等。社區式照護為讓老人白天到機構中接受照顧,晚上再回家過夜,包括:日間托老中心、日間照護中心、臨托服務中心、失智老人日托中心等。居家式照護則由家人或雇用的看護於家中提供照顧,包括政府大力推動的「居家照顧服務」,讓老人不需離開「家」,家人成為照顧者,以發揮「就地取才」的照護人力。

國內以往對於長照的觀念仍多停留在訴諸情感的關懷,卻忽略智慧科技的幫助能帶來更優質的照護服務,讓人力花費在真正重要的地方,以增進整體照護品質。以下就雙連安養中心(機構式)、台灣受恩(社區式)的智慧化建置現況加以爬梳整理,並從他們的經驗來看居家式照護。



以人為本的全方位照顧:雙連安養中心

雙連安養中心於2000年正式啟用,並於2008年成立老人研究中心,將智慧科技系統導入園區各部門,目前共服務432位長者,等待入住候補逾千人,為多年來國內外安養同業的模範指標。

智慧照護核心需求

在長照體系中運用智慧科技e化的主要核心,來自於讓照顧更有效益,使長輩更安全、更有尊嚴的理念,而這些可以透過軟體規劃等智慧化技術,將平常運作的服務表單及照顧流程更趨完善並便於管理。國內一位護理師花在照顧老人的平均時間為每天每位2小時,日本是3小時,德國則有4.4小時,導入智慧科技便是雙連希望能增加平均照護時間的原因之一。

智慧化服務模組關鍵要素

一個智慧化的服務模組需有幾個要素:
1. 軟體工程人員與長照現場人員須有共通語言,才能規劃出符合長照系統又能發揮效益的智能解決方案。
2. 受限政府採購法,每一次的專案得標廠商可能不同,但系統及服務應有連貫性。
3. 長照人員需花時間做教育訓練,學習使用科技工具。
4. 需考慮投資成本,若成本高卻不見成效,專案便會停滯。

智慧化系統建置

雙連本身擁有兩位正式編制的研究人員,專職負責長輩需求與管理需求的研究,得出幾個智慧系統規劃的考量重點:長輩的安全、管理效益以及簡化長輩操作電腦的繁瑣手續。

1. ZigBee定位系統:利用無線感測技術(WSN),結合ZigBee無線通訊協定與智慧監控系統,透過長輩隨身的ZigBee感測卡與影像即時監控系統,中心可在接收事故通知時得知長輩所在位置,做出警急應變處理。
2. 資通訊平台:建立標準化服務SOP,導入機構營運管理的資通訊平台,加速作業時間與資料建檔的便利性以提升管理效率。
3. 服務連結器(Service Connection Device, SCD):功能包括視訊通話、網路收音機、電子佈告欄等,長輩以觸控式使用,透過SCD介面即可與家屬視訊通話、叫車、叫外送等。
4. RFID智慧辨識系統:透過各區內的讀取器(Reader),藉由偵測長輩佩帶的Tag,當長輩按下緊急按鈕時可得知呼叫位置,提醒人員前往處理。
5. HOCA智慧居服管理系統:與浩鑫策略合作,導入居家照顧服務流程管理平台,提供行政管理與行動管理,即時掌握班表派工、所需服務項目、服務評鑑等訊息,改善人力資源分配。
6. 資通訊系統優化(進行中):與友達合作,為現有的ICT系統進行優化。

給業主的智慧化導入建議

對於不清楚自己需求的安養機構,建議照以下順序一步一步來,從這樣的經營過程中找出必須注意的重要事項:
1. 建置長輩基本資料
2. 建置照護紀錄
3. 建置整合型的照護紀錄
4. 為照護紀錄做品質管理
5. 整體資料的彙整

結合物聯網與大數據:受恩智慧照護大樓

由台灣受恩所建置的受恩智慧照護大樓甫於今年3月開幕,將智慧居家長照系統導入至中心內,並發展客製化的照護服務整體解決方案,成為物聯網與大數據相關技術的長照實踐場域。

智慧照護核心需求

長照2.0講求服務彈性,須有強而有力的工具來支撐,以滿足長輩的不同需求。過去不論是管理人員或照護人員,皆花費太多時間在無謂的表單作業,透過資訊化的雲端管理流程取代紙本作業,將可大幅簡化服務前/服務後的效率,讓「服務中」的品質與價值最大化,把生活重新帶回給長輩。

智慧化系統建置

台灣受恩是單一服務公司,目的是要提供客製化服務,因此需要許多的產品與技術。受恩智慧照護大樓共有四層樓,一樓為日間照顧中心,三樓為短期住宿,四樓為數據管理中心。

1. 影像監控系統:一樓的日照中心為長輩社交空間,透過裝設360度熱軌跡感應攝影機得知其活動狀況,代替工作人員因照顧者較多而疏於照看記錄的輔助工具。
2. Beacon微定位系統:即時追蹤長輩位置,再搭配AI技術分析移動軌跡及行為模式,增強照護環境的安全性與即時應變能力。後續也將規劃與其他軟硬體結合,布建於鄰近社區以延伸長輩安全範圍。
3. 人臉辨識:導入人臉辨識作為門禁管理應用,並記錄長輩在中心內的活動情形。
4. 智慧床墊:可偵測睡眠狀態與上下床情形,長輩起身時能自動通知照護員協助。
5. 各式物聯網感測器:如空氣品質偵測、紅外線、水流感測器等,彙整長輩生活作息與健康數據。
6. 大數據分析(進行中):將運用物聯網技術所收集的數據加以匯整起來,於戰情監控中心化為可視化資訊。目前仍處於資料收集階段,待累積足夠資料,未來將進行大數據分析以挖掘更佳的解決方案。

與廠商的合作模式

1. 廠商提供整套相關設備產品,受恩負責整合並銷售。
2. 廠商有想法也有解決方案,可進入受恩的照護場域做測試,經過整合後往外輸出。
3. 廠商與受恩皆有各自的服務,彼此串聯作服務的鏈結,是成本最低的作法。
4. 共同開發,所花費的時間與成本最高。但隨著受恩本身的執行能力愈高,共同開發的機會也會日益降低。

從Smart Home切智慧居家照護的問題

1. 成本過高,沒有非得導入的強烈誘因。
2. 對於可能產生的個人隱私問題有疑慮。
3. 居家照護為物聯網應用,卻沒有服務團隊。

其實智慧照護最大的需求及數量都在個人居家,許多廠商從Smart Home切進居家照護,感覺用途似乎較明確但其實沒那麼簡單。並非因為居家照護可行,就能做到智慧照護,而是要兩條路並行,讓市場對智慧家庭的接受度慢慢提升,使欲導入居家照護的家庭覺得有其價值,便可提高建置Smart Sensors的意願。
 
智慧照護新藍海 需求溝通、教育訓練是最大挑戰

智慧照護可說是一個新藍海,雖有眾多科技廠前仆後繼進入,卻尚未出現真正完善的解決方案,形成百家爭鳴的狀態。雙連安養中心總顧問蔡芳文認為可能有幾個原因:這些廠商可能規模不夠大,經營無法永續,自然無法支撐任何一個中小型機構。除此之外,由於業主對自己的需求不甚清楚,廠商亦無法提供適合現場需求的解決方案,以致溝通的過程曠日廢時。

台灣受恩總經理劉庭軒則提出另一種看法:互相找解決方案的過程極長,因此有時愈大的公司可能愈難合作,尤其照護服務有許多的工作流程與細節,技術人員需長期到現場蹲點以了解實際狀況,然大企業有自己的預算、人力及KPI問題,較難以投入過多人力與資源,討論修正的時程一旦拉長,往往衍生許多後續問題。

除需求溝通的過程需長期磨合外,教育訓練亦是另一項挑戰。第一線照服員與管理者對於智慧化科技的應用產生落差,特別是多數照服員不熟悉科技產品而心生抗拒,往往需要在其執行服務時派員陪同做教育訓練,所付出的人力、心力亦相當可觀。
 
安控商機在哪裡?

1. 社區日照中心或安養機構皆有影像監控需求,需要大範圍監控長輩在中心內的活動狀況。
2. 對智慧影像分析產生需求,在提供安防監控的同時,可作諸如長輩行為偏好、行進軌跡的可視化資料分析。
3. 長照多從智慧家庭切入,影像監控為其中一環,但需考慮如何有效監控又不妨礙被監測者隱私的解決方案,例如利用演算法去掉人像資訊,改以身體軸線的運動向量呈現等。
4. 室內定位技術如ZigBee、Beacon、RFID等,以監護長輩位置並達到緊急救援目的。
5. 投入智慧照護者多為電子科技大廠,本身不做安控,傾向與其他領域廠商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分享文章: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