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抗紅潮 台廠正面迎戰市場競爭

力抗紅潮 台廠正面迎戰市場競爭
昇銳電子布局品牌深耕計畫 
深入市場創造逆襲佳績


儘管全球安控產業市值每年皆有成長,但面對中國大陸紅色供應鏈的崛起,價格競爭壓得台廠喘不過氣,在陸貨的包圍夾殺下,昇銳電子仍擁有高達6成的市占率,從哀鴻遍野的台灣安控產業中脫穎而出,帶給產業一股振奮的力量。

昇銳電子董事長江添貴表示,過去台廠多以外銷為重,內銷市場後續服務較不積極,加上中國二三線廠的削價競爭,造成價格思維至上的心態。客人會因為價格而來,也會因為價格離開,價格在安控產業不是唯一,可以預料低價產品最後將被市場淘汰,只有提供貼心完善的服務,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異軍突起。

長期深耕 把服務做到位

「把製造業當服務業經營」是江添貴創業以來的經營方針。當價格競爭的條件不存在,「在地生產快速供貨」與「即時貼心的售後服務」便成為最大的發展機會與競爭優勢。昇銳在此思考脈絡下,展開「品牌深耕計畫」,深入全台進攻內銷市場扎穩根基,積極在北中南拓展服務據點,同時建立完善的服務系統,除提供線上線下即時客服諮詢、推出產品「3年換新、5年保固」的保證,更成立全台快速維修中心,提供「40分鐘快速完修服務」,以期達到完整的技術支援與售後服務。

「品牌深耕計畫」能快速累積品牌知名度,關鍵在於累積經銷夥伴的同時,也為其提供更好的推廣銷售條件,打出「購買設備找通路,售後服務找昇銳」的口號,讓經銷合作關係更穩固。而人工智慧產業的崛起,使得IP 監控應用越來越廣泛、多元,安控影像的智慧分析與整合,IP將是關鍵。因此,昇銳將2018年訂為IP元年,全面大力推展IP監控,並以「監控智慧‧盡在昇銳」做為企業形象標語。以內銷「品牌深耕計畫」的服務精神為基礎,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組織內部研發團隊,加強內外銷業務教育訓練,以顧問式的專屬服務、多樣化的產品滿足海內外客戶需求。

專注與投入是成功的要訣,江添貴指出,打出好的品牌口碑需要長期專注投入,只要經營方向明確,培養高度的團隊默契與戰力,穩固根基,秉持永續服務精神,以此為目標一步一步向前。放眼未來,他認為安全監控仍然是個很值得投入的產業,因為市場需求始終會一直存在,保持差異化的思考、提供比同業更多的服務,就不必擔心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安控產業絕不會衰退,端看企業如何去爭取。
昇銳電子董事長江添貴


走出不同的路 利凌企業開創下一世代安防新價值

利凌企業將重心放在專案市場,與SI緊密合作,持續耕耘行業端,並在智慧工廠、政府標案、道路監控、車牌辨識、建築自動化及飯店等案場累積不少成功實績,其類比高清監控系統更是國內為數不多、碩果僅存的「100%台灣製造」。

利凌企業副總經理許潭彬表示,國內普銷市場幾乎超過90%為陸貨,其中無品牌約占60%∼70%,而台廠自行生產製造的成本遠高於陸貨,若不想淪為價格競爭下的犧牲品,就得在品質、效能、使用壽命及服務層面上下足功夫,以產品的「價值」換取更高售價,如AI、深度學習等智慧型應用,當這些條件俱足,業主自然不會只看價格。

持續研發 回歸安防核心理念

許潭彬強調,安控產品的銷售一定要有合理利潤,才能維持企業的生存,而監控系統的建置至少要有5∼10年的使用壽命,因此需要良好的售後服務作後盾。利凌深知市場生態若繼續跟著價格走,最後會是生產者、銷售者、使用者的三輸:生產者壓低成本,銷售者賤價售出,使用者找不到人服務,陷入惡性循環的困境。安防產業鏈環環相扣,唯有品質、行銷、服務都到位,方能滿足市場期待,也是安控產業的核心價值所在。

隨著安控產品從數位化走向網路化,監控不再侷限安全防護,不論是監視、門禁、影視對講乃至智慧影像辨識,這些技術的演變導入了服務概念,也使安控產品的應用價值大為提升。利凌積極研發智慧型應用產品,從前端攝影機的IVS功能,到後端的儲存、影像管理系統皆不假他人之手,其VMS甚至可做到少見的類比高清與網路攝影機混合式管理系統。此外,利凌亦持續投入語音辨識,以及將深度學習技術運用於車牌辨識、人臉辨識、影像摘要等領域,即是RD實力與價值的最佳體現。

許潭彬認為,下一世代的安防架構,除了整合自家產品線與他人系統外,本身也要夠開放、容易被整合,並以此往外擴及至整合大廠軟體甚至行業別,最終達到異業結盟,產業才能壯大。而回到安防自身價值,企業砸資金投資RD、鞏固技術實力並非短期就能看到成效,重點在於把研發資源投注在「可與對手拉開差距」的地方。如何在紅海中找到生存空隙,利凌將以其研發、生產、行銷一條龍的在地優勢及智慧應用,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利凌企業副總經理許潭彬
 
分享文章: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