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東部海域地震與海嘯海纜觀測系統」正式啟用

「臺灣東部海域地震與海嘯海纜觀測系統」正式啟用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以下簡稱氣象局)日前建置完成「臺灣東部海域地震與海嘯海纜系統」,今(31)日在蔡英文總統、科技部吳政忠部長、交通部林佳龍部長及教育部林騰蛟次長、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等貴賓親臨見證下正式啟用。此海纜觀測系統結合氣象局前期建置由宜蘭頭城向外延伸115公里長度之海纜,再向南延伸620公里海纜纜線於屏東枋山登陸,並新增6座即時地震海嘯觀測站,累計完成總長度735公里、沿線共設9座即時地震海嘯觀測站的海纜觀測系統。對於在臺灣東南海域所可能發生之致災性地震可爭取10秒以上的預警時間,也對遠地海嘯可多爭取20至30分鐘之預警時間。這個成果隨著產業的升級及物聯網的發展,將可以讓民眾及相關單位運用更長的預警時間來減低災害的損失。

蔡總統在致詞時指出,2020年是不平靜的一年,疫情對全世界來說是最重要的挑戰,臺灣的防疫作為得到全世界的肯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有責任看得遠能夠超前部署,對於長期發展和人民需求提早回應並做出最完整的規劃,2017年所提出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就是為了打下台灣未來數十年的基礎,這次的海纜觀測系統就是前瞻數位建設下民生物聯網項目的重要成果之一,集結科技部、交通部、環保署、經濟部、內政部、農委會等跨部會的努力推動,這個重要成果也透過這次的特展使民眾了解政府的政策與作為,也讓全國人民能夠擁有一個更安全的生活環境。透由「臺灣東部海域地震與海嘯海纜觀測系統」的正式啟用,可為地震多爭取10秒的預警時間,可為海嘯多爭取20到30分鐘的預警時間,為人民構築一道保護生命財產安全的防護牆,讓國人能有更充裕的預警時間,有效減少災害的損失;同時可讓大家瞭解臺灣周圍海域海洋地形與海底地質環境,尤其有助於對具有潛在引發海嘯海域之海洋環境及可能導致災害的瞭解,在地震海嘯觀測、預警等防減災因應措施的實務及科研方面,均可獲致可觀的成果。另外,也可能因此而提升國內海洋科學及水下技術能力,帶動國內相關海洋科技及產業的成長。以上綜效包含預警資訊等均可供其他國家參考應用,甚至可轉化為對區域永續發展的貢獻。

氣象局指出,臺灣地處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擠壓區,地震活動頻仍且常造成生命財產威脅,其中規模6以上的地震有近70%發生於東部海域。鑑於地震與海嘯災害防範為政府重要工作,該局自96年起著手規劃建置海纜系統,至106年累計完成由宜蘭頭城向外海鋪設長度115公里、具有3個觀測點的海纜系統,已在地震監測及預警方面初具成效。該局為擴大海纜系統監測範圍,在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及科技部之支持下,再自106年起持續執行前瞻基礎建設「海陸地震聯合觀測網」計畫,持續擴建620公里,於109年底完成總長度達735公里,設有9座海底觀測設備的海纜觀測系統,於每座海底地震海嘯觀測站均設置加速度地震儀、速度型地震儀及海嘯計,纜線與測站設置深度最深分別達5,796與5,554公尺,範圍涵括臺灣東部與東南部海域,將可有效提升對該海域發生強震及海嘯的監測及即時警報能力,另有關臺灣南部海域及西南部沿岸部分,南部海域馬尼拉海溝亦有發生災害性地震及海嘯事件可能,爰氣象局將延續規劃辦理,現已完成提報「臺灣南部海域地震與海嘯海底監測系統建置計畫」(規劃於110-113年辦理),以期持續強化南部海域之地震及海嘯預警與監測效能。

►聯絡人:地震中心陳國昌主任
►聯絡電話:02-23491160、0932-003253

文章來源:交通部新聞稿 https://www.motc.gov.tw/ch/home.jsp?id=14&parentpath=0,2&mcustomize=news_view.jsp&dataserno=202012310004&toolsflag=Y
分享文章: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