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趨勢 ]找到 835 篇文章 及 1 筆相關產品
  • 安全不能妥協~10/30智慧軌道運輸安全與管理創新技術研討會成功舉辦!
    近日台鐵普悠瑪列車出軌翻覆事故,引發全國高度關注,軌道列車運行安全及相關管理的重要性再次浮上檯面。而為因應物聯網(IoT)時代軌道運輸系統的發展,如何運用最新IoT、AI人工智慧等科技提升軌道運輸的智慧化,以營造更高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的運輸服務,法蘭克福新時代傳媒特於今(10/30)日在台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智慧軌道運輸安全與管理創新技術研討會」,吸引超過200位來自產官學研各界專業人士踴躍與會,會場座無虛席!
     
    主持人中華大學智慧運輸暨軌道系統研究中心執行長張辰秋於開場致詞時表示,安全不能妥協,今天的研討會希望能藉由各界專家分享的寶貴經驗,共同為全國軌道事業提升安全與服務品質盡一份心力。今日全天共有10個場次的研討議題進行,早上一開場首先邀請到交通部鐵道局副局長楊正君介紹「台灣軌道系統建設與未來發展」,他除了說明6月11日成立的「鐵道局」將承擔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10 / 30 / 2018
  • 政府加速5G基礎建設 打造有利創新應用環境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主辦的「5G應用與產業創新策略(SRB)會議」,即日起至10月31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今(29)日出席開幕式時表示,今年的「產業發展策略會議」以「5G應用與產業創新」為主題,邀請國內外產官學研各界的頂尖專家共同研商,為台灣5G的未來發展獻策,希望透過此次會議,能引領台灣5G取得利基,讓我國的電信產業往前邁進。
      
    施俊吉指出,5G結合人工智慧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物聯網等智慧科技發展,已為大勢所趨。在傳輸及通訊效能的大幅提昇下,5G具有大頻寬、低延遲、低耗能特性,可讓更多創新應用構想轉化為具體的商業模式,將改變當前的產業生態及民眾生活方式。
     
    台灣擁有全球領先的資通訊產業鏈及製造業實力,若能發揮靈巧、快速的優勢,整合軟體和創
    Editor / Provider: 行政院新聞傳播處 | Updated: 10 / 29 / 2018
  • 整合無線通訊技術 加速實現車聯網應用
    安全性、經濟效率、混合移動性、連網交通以及無人駕駛系統等因素,都將推動汽車與運輸產業的未來發展。而如何達到此目標,有賴於多種無線通訊技術的整合。
    Editor / Provider: 江敏楠(u-blox台灣區總經理) | Updated: 10 / 29 / 2018
  • 西門子10/16-19於台北101展示數位建築科技
    西門子樓宇科技參加「台北101智慧趨勢展」,運用虛擬實境與數位建築模型,讓參觀者身歷其境,體驗數位建築科技。 西門子長期策略化布局,具備創新、領先的數位建築技術,期許持續協助台北101智慧升級與環保永續。
    Editor / Provider: 西門子 | Updated: 10 / 16 / 2018
  • 瞄準物聯網,晶睿通訊加入國際開放安防聯盟
    晶睿通訊(VIVOTEK)宣布加入國際開放安防聯盟(Open Security & Safety Alliance),該聯盟為非營利性、非股份制機構,為安防解決方案打造共通標準平台。晶睿通訊是5家創始會員公司之一,其他4家公司分別為博世建造技術(Bosch Building Technologies)、韓華(Hanwha)集團旗下 Hanwha Techwin、麥士通(Milestone Systems)和施耐德電氣集團(Schneider Electric)旗下的 Pelco™。聯盟會員將致力於開發最佳通用標準與規範,共享實施指南,將整合資源最小化,並帶領安控產業邁向新的里程碑。 

    Editor / Provider: 晶睿通訊 | Updated: 10 / 11 / 2018
  • UL提出國際電池儲能系統標準三大發展方向
    全球安全科學機構 UL(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10月5日於「2018電池科技峰會」上,以「電池儲能」為主題,邀請產業專家一起探索電池應用與安全的發展趨勢,提出國際上電池安全標準的三大發展走向,包括:(1)電池與系統安全兼顧;(2)功能性安全評估建立;(3)反向思考,預測失效完封潛在危險。
    Editor / Provider: UL | Updated: 10 / 8 / 2018
  • AI人工智慧已是現在進行式
    當你問一般大眾:「人工智慧(AI)將來會不會對他們的日常生活產生影響,多數人並不會承認他們曾在腦海裡想起科幻電影的畫面。」儘管流行文化或多或少已經影響我們對未來科技樣貌的想像,但很多人其實尚未意識到像AI這樣的技術早已成為現實,而且看來是會不斷實現的。
    Editor / Provider: 楊曉東 | Updated: 10 / 8 / 2018
  • AI「加持」 人臉辨識應用市場爆發
    拜AI之賜,人臉辨識的應用愈來愈廣泛,甚至有人認為人臉辨識的發展可能將成為改變人類生活模式的一大關鍵。近年不只是科技大廠關注這一塊的發展,如今金融、零售、醫療、安防等領域的企業與政府單位也正積極做好準備,運用人臉辨識技術來確認身分、簡化人力、蒐集數據與提供相關服務。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10 / 1 / 2018
  • 資料流與管理自動化 加速實現智慧工廠
    智慧工廠的最終目的是要成為診斷型的中控中心,將所收集的資料進行大數據分析,進而推估最佳保養週期、最佳化零件的使用壽命,甚至預測可能的異常當機情形。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9 / 28 / 2018
  • 台積電導入移動式協作機器人 首重電池安全及防震
    移動式協同機器人的要求包含機器手臂、自走車、電池、充電站等安全,包括電池的更換、充電站都須注意。而針對地震讓半導體工廠停擺,台積電也找國震中心進行機台實際搖測,要求須通過7級耐震測試確認符合SEMI S17機械人耐震標準、職安法規,防止機器人傾倒與晶片盒掉落影響逃生。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9 / 24 / 2018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