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預警 ]找到 214 篇文章 及 10 筆相關產品
  • 產官學齊聚利用新科技導入智慧防災,行政院災害防救應用科技方案106年度成果研討會
    「行政院災害防救應用科技方案-第二期」106年度成果研討會已於5月29日圓滿落幕。由科技部、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及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共同主辦,並有超過10個部會32個單位共同協辦,其目的在於促進政府災防單位、學術界與實務界之經驗分享及成果交流。會中有幸邀請到行政院卓榮泰秘書長在開幕儀式致詞,並同時感謝各參與部會與產官學各界對防災研發與落實應用之努力。研討會除各部會署成果展示外,另將106年度方案成果編撰防災科技應用手冊,提升產業鏈結,共同協助國家重大政策推動(如:新南向政策),以展現政府防災科研成效,在產業新局中兼顧社會責任。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6 / 5 / 2018
  • 識破潛在隱藏訊息的VI情緒辨識技術
    透過量測頭部與身體的細微振動,比對出相對應的潛在情緒,人的情緒與精神狀態便可在攝影機前昭然若揭,預防犯罪的發生。
    Editor / Provider: 曾永祥(台灣愛爾西斯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 Updated: 5 / 28 / 2018
  • 長輝資訊AI助陣  扮國道安全守護者
    在台北國際安全科技應用博覽會(Secutech 2018)上,長輝資訊發表多款車隊派遣系統,針對不同產業派遣需求,可客製化其車隊系統,長輝資訊科技全系列商品,不僅通過車輛安全審驗中心(VSCC)車輛安全檢測基準審查報告,更符合國家車輛安全563檢驗,堪稱車隊監控產業模範生。
    Editor / Provider: Editorial Dept. | Updated: 4 / 26 / 2018
  • AI金鑰轉動物聯安防生態鏈 開啟產業新契機
    跨越20年,第21屆Secutech台北安全科技應用博覽會即將於4月25日於台北世貿南港展覽館登場,將以AI+安全科技為主軸,展現有別以往的智慧應用解決方案新風貌。Secutech 2018展出內容將成為AI人工智慧引領安防產業變革的前哨站,物聯安防有了AI的加持,將呈現更高效、更多元,實現更好的成本控制與優化體驗落實在垂直市場的應用面。
    Editor / Provider: Kathy Su. | Updated: 3 / 19 / 2018
  • 以網通視角盤點物聯網下的資安難題
    有鑑於傳統安防廠商對於物聯網的資安領域仍在理解當中,本文將以具備網通背景跨入安防領域的廠商角度,盤點目前物聯網所面臨的資訊安全問題,並為廠商提供可行的解決方向。
    Editor / Provider: 樊而寧 | Updated: 2 / 22 / 2018
  • 2018展望:搭上AIoT順風車 翻轉安防10大商機
    安防產品似乎已面臨發展瓶頸,如能抱持開放心態,積極擁抱新科技,或許不失為讓自己升級轉型的應變之道。在平台共享、資源共享的AIoT時代,其實還蘊藏著許多潛力商機,有待安防廠商挖掘。
    Editor / Provider: 李豐榮(法蘭克福新時代傳媒副總經理) | Updated: 2 / 13 / 2018
  • 神達電腦林口新總部:智能大樓的建築標竿
    隨著電子技術與網路通信的飛速發展,新型態的智能大樓與日俱增,為建築物內部提供了完善的功能設施,如:安全監控、通訊和防災救護設施,使建築物本身的價值和安全更上一層樓。
    Editor / Provider: 瑞德感知 | Updated: 1 / 17 / 2018
  • 物聯科技與防災全新整合,打造新南向市場供需鏈結,開展亞太智能防災新商機!!
    全國規模最大的防救災盛會-「2018亞太智慧防救災高峰論壇暨新科技設備展示」,訂於2018年4月25至27日,在台北世貿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與「台北國際安全科技應用博覽會」同期展出,2017年展會舉辦28場專業研討,成功吸引超過1,208名行業用戶及工程單位聽眾,全場匯集22,055名海內外參觀者,提供消防防火、工安環衛、防災/搶救相關專業人士與使用單位掌握最新產業趨勢以及全方位智慧應用解決方案。
    Editor / Provider: Leo Huang | Updated: 1 / 4 / 2018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