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救災政策也需要「接地氣」
防救災政策也需要「接地氣」
時間: |
今年適逢921震災20週年暨莫拉克風災10週年,本刊於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主任吳武泰就任周年前夕進行專訪,他為讀者們點出此次擴大辦理系列活動的精髓,以及國家災防工作的發展重點,您不可錯過!

時光荏苒,距離造成台灣近百年來最嚴重傷亡和經濟損失的921(集集)大地震,已過了20年;而與莫拉克颱風所引發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複合型災害(八八水災、大規模土石流崩塌等),也已相隔10年。兩次無情天災均重創台灣,卻也催生出「災害防救法」、國家防災日、日益健全的災害防救體系,以及逐漸植入民眾心中的防救災觀念。

蛻變重生:向災難學習,建構預防與訓練機制

由於天然環境所處地域特殊,台灣發生天然災害的機率本就極高,而伴隨全球氣候變遷而來的極端氣候加劇、地震規模大且頻率也不斷增加,大規模、複合式的災害因子仍隨時潛藏在這塊土地上,不容忽視。因此今(2019)年行政院特別偕同7大相關部會、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擴大辦理「921震災20週年暨莫拉克風災10週年系列活動」,期望藉由「蛻變重生‧遠望策進」兩大主軸,承傳寶貴的災害防救經驗、策進防救災工作領域、提升國人災害風險意識。

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災防辦)主任吳武泰表示,「經驗」是解決問題的良方,凡事有了經驗,當類似情況再發生時人就會有反射能力、知道該如何處置,所以無論是政府或個人都要認真看待這些災害經驗,並從中學習自救、自保之道。因此在「蛻變重生」部分,我們要檢視的是自己在面對災害時有哪些成長?當再次面對大規模災害時,第一時間我們的緊急應變及救災能量到底夠不夠?而這些都需要透過政府及民眾落實平日的教育訓練、搭配定期災害模擬情境的實務演練,才能真正累積經驗,不能只有紙上作業。

事實上,自921震災、莫拉克風災後,政府和學界花了很多心力進行相關的研究和調查,也歸納出一些屬於「台灣特質」的災害成因與防範之道,加上「災害防救法」、國家防災日的訂定和推行,以及社會團體、NGO組織的參與,目前台灣不管在緊急應變、避難收容、人性關懷⋯等部分的表現,可說已不亞於日本。
 
災防告警系統架構圖(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遠望策進:善用智慧科技,全民都是災防偵測點

這些年來在中央部會與各地方政府的合力協作下,已有許多災害防救機制成功建立且成效顯著,例如: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NCDR)透過一些科研計畫,找全國各地大學院校幫忙所屬縣市災害防救辦公室建立系統及運作;消防署的災害防救深耕計畫;水利署的水患自主防災社區;水土保持局推土石流防災專員,結合社區、里鄰長,每當有颱風、豪雨即啟動潛勢區域的巡防⋯等。

有鑑於以往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開設時,只能被動等待地方傳回現場資料,往往造成中央掌握訊息與地方實際情況有落差,因此NCDR利用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網中心)的超級電腦,陸續將各部會原有的系統和資料庫介接起來變成大數據平台,任何資料進去都可很快地為成可用資訊。吳武泰指出,在面對災害的處理時,速度相當重要,唯有情資、速度加上豐富經驗的研判,才能讓決策失誤率降至最低。以氣象預測為例,目前各氣象站資料進到國網中心,經氣象局完成整理、解讀、研判約需22分鐘。今年則投入經費欲建立由國網中心直接到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專線,期望能在2分鐘左右即可同步提供各級指揮官最新的氣象資訊。

而當國家級的防救災大數據平台被建立,輔以社群網路資料攀爬技術,再搭配現在幾乎人手一支的手機(行動載具),全民皆可變成災防通報網中的任何一個偵測點。舉例來說,只要民眾發現任何(疑似)災情,只要用手機拍下照片或影像上傳至社群媒體,平台就可及時「爬」到,對應出目前已介接警政署及地方政府所建置的CCTV攝影機,將現場影像直接傳給地方應變中心或縣市長,當下進行判別並及時動員到現場確認、處理,此機制今年防汛期開始將會成為主力。

防災需要「接地氣」的產業和人才

身處台灣,我們就必須學習和災害共處。吳武泰認為,防災除了相關法規、制度、組織的建立外,還必須深入民眾生活成為每天可接觸到的訊息和物品,才真正具有價值。因此,勢必要發展防災「產業」,才能讓整個災防體系更趨完整。事實上,台灣科技業非常進步,而本身多樣化的災害類型又成為最好的實驗場域,只要能站在民眾的立場,從保護其生命及財產安全、方便好用為出發點,相信要發展防災產業並非難事。

此外,無論未來台灣災害防救制度走向及防災產業要如何發展,都需要人力投入,因此專業「人才」的培育反而才是最重要的。去年考試院通過把原來的「消防行政」改成「消防及災害防救」職系,將於明(2020)年1月16日正式生效。公務人員原有96個職系,整併為57個,而災防是唯一整併修正的職系,可見已受國家重視。災防辦目前也已在積極籌備,希望串連相關部會及學研機構,推動專業訓練、凝聚人才共識,為國家災害防救領域奠定可長可久的發展基礎。

結語

吳武泰也強調,災害類型多的國家就必須培養自身的「韌性」──災害何時會來無從掌控,一旦發生時每個民眾都能緊急應變、從容面對、調適得宜,因此建構韌性城市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台灣在災害防救方面,產官學研都已找到自己的定位,相關科研發展和實務經驗在國際上也已有目共睹。未來,進一步將產官學研的成果串聯起來,成為一個強大的智慧平台,對內是經驗集結、教學相長;對外則可以解決方案「整廠輸出」,達到最具競爭力的國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