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智慧科技 ]找到 226 篇文章 及 0 筆相關產品
  • APEC國際健康照護數位轉型論壇 為高齡化、AI智慧醫療提解方
    8月11日由工研院舉辦為期兩天的「APEC國際健康照護數位轉型線上論壇」,邀請10個以上APEC會員體代表出席,共同探討政策、醫療、產業公私協力示範,並藉此展示遠距醫療創新服務模式之科研成果,供各國建置智慧醫療模型參考。
    Editor / Provider: 經濟部技術處 | Updated: 8 / 11 / 2021
  • 全球動力科技以最新XR模擬訓練 讓高危職場人員更安全
    目前XR【註】的相關技術及產業發展,可說是全世界最受矚目的智慧科技趨勢。而MIT(台灣製造)的全球動力科技Big x Reality,是如何站上這波浪潮,並成功將XR模擬訓練應用在交通、軍警和安全場域呢?本文將為您一一揭曉。
    Editor / Provider: 全球動力科技(Big x Reality) | Updated: 7 / 19 / 2021
  • 勞動部勞安所應用智慧科技 協助作業環境監測有害物質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簡稱勞安所)結合感測裝置、影像辨識及物聯網等智慧科技,應用於作業環境有害物濃度之監測,透過感測裝置之研發,快速掌握作業環境有害物濃度、勞工健康情形和具預警功能,協助國內事業單位及作業勞工即時掌握作業環境暴露危害實態,作為擬定危害預防措施及職場安全衛生管理之參考。
    Editor / Provider: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 Updated: 6 / 11 / 2021
  • 南市首創戶外群聚監測警示系統  以科技協助員警執法
    台南市將試辦全國首創的「戶外群聚警示系統」,可偵測系統裝置的方圓10公尺內的群聚狀況,如出現戶外10人以上群聚,將會立即通報警察局的LINE群組。台南市長黃偉哲希望能以科技協助員警執法,南市府將會加速採購,在戶外容易群聚場所安裝,並會視情況機動更換裝置設置點,協助員警執法。
    Editor / Provider: 台南市政府 | Updated: 5 / 28 / 2021
  • 科技部資安暨智慧科技研發大樓 4/24於台南沙崙科學城正式啟用
    位於台南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C區,由科技部負責建設與營運的資安暨智慧科技研發大樓於4月24日正式啟用。未來區域發展將結合現有台灣智駕測試實驗室的測試驗證能量,進一步加強投入資安與智慧科技,打造研發應用聚落。
    Editor / Provider: 科技部、台南市政府 | Updated: 4 / 25 / 2021
  • 經濟部自駕科技落地新竹 高鐵接駁服務即將啟動
    經濟部4月12日展現創新自駕科技投入成果,促成新竹縣政府、科技之星、車王電子、銓鼎科技、工研院共同努力成果,啟動自駕電動中巴在竹北市區與高鐵間接駁服務,成為全台首創市區開放混合道路的實驗測試路線,也將是智慧交通公共運輸商業化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Editor / Provider: 經濟部技術處 | Updated: 4 / 13 / 2021
  • 新北布局智慧物流 嘉里大榮將投資逾10億打造「北北基生技物流園區」
    新北市政府今年完成汐止長安段招商案,由嘉里大榮物流公司得標,預計投資逾10億元,未來將建置現代化智慧物流中心,打造「北北基生技物流園區」,透過智慧化及系統化管理,將商品從進出口後到配送到消費端形成一條龍的整合服務體系,更運用自動化及IoT物聯網的智能設備,建置廠區安全監控系統,提昇物流中心運作品質與效率。
    Editor / Provider: 新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 Updated: 4 / 15 / 2021
  • 高雄市將打造全台投資額最大、最完整的5G AIoT創新應用驗證場域
    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3月18日出席台灣加工區電子電機公會在高雄軟體科學園區舉辦的「5G AIoT論壇與成果展示」時表示,未來5G時代,產業發展已不可能單兵作戰,一定要用打群架的概念建立系統整合平台,將產業群聚起來。因此市府將與中央密切合作,在亞洲新灣區打造全台投資額最大、最完整的5G AIoT垂直創新應用驗證場域,以大廠帶小廠方式,打造高雄成為全球5G AIoT科技應用先驅。
    Editor / Provider: 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 Updated: 3 / 19 / 2021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