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桃園市 ]找到 110 篇文章 及 0 筆相關產品
  • 桃機第三航廈動工 中央地方合作打造機場城市
    桃園市長鄭文燦7月11日上午陪同行政院長蘇貞昌視察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區主體航廈土建工程。鄭文燦表示,桃園航空城計畫歷經10餘年的努力,第三航廈工程能夠動工為重要里程碑,而周圍的300多公頃產業專區也進行招商中,74公頃自貿區則將引進更多物流企業,未來連結鄰近的青埔地區成為桃園新都心,打造與地方共生共榮的機場城市。
    Editor / Provider: 桃園市政府 | Updated: 7 / 12 / 2021
  • 桃市以大數據分析 推動觀光及科技防疫等政策應用
    桃園市長鄭文燦6月9日聽取觀旅局「桃園觀光旅遊大數據分析運用」專題報告後表示,觀旅局透過電信大數據分析桃園觀光旅遊性質,此與傳統統計樣本數有較大差異。從大數據分析資料可看出,去(2020)年上半年由於疫情關係,桃園遊客數減少69萬人,下半年由於推出旅遊補助,全市遊客人數增加799萬人,桃園也成為國旅熱點。
    Editor / Provider: 桃園市政府 | Updated: 6 / 10 / 2021
  • 桃市以人本、智慧、創新打造優質友善停車環境
    桃園市長鄭文燦6月2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聽取交通局「停車場優化設計暨周遭環境提升成效」市政專題報告後表示,桃園市升格7年以來,增建20座立體停車場,其中獲交通部補助16案22.8億元,可為桃園市增加停車位5,800席,有助於市區交通的改善及都市成長。
    Editor / Provider: 桃園市政府 | Updated: 6 / 2 / 2021
  • 桃捷持續運用AI 推動智慧營運及創新優化服務
    蒲鶴章進一步指出,桃捷公司持續運用AI人工智慧推動智慧營運及創新優化的服務。今(2021)年獲交通部鐵道局指定為「建立5G智慧鐵道運輸及監理環境計畫」示範場域,計畫期程為4年8個月,總經費2億5,600萬元,規劃建置桃捷雲平台、開發AI影像辨識、AI語音應答、AI預警模型等AI應用服務及新增智慧維修系統等,會作為未來其他軌道產業的參考計畫。
    Editor / Provider: 桃園市政府 | Updated: 5 / 21 / 2021
  • 桃園中路三號社宅上梁 以智慧綠建築打造社宅新典範
    桃園市長鄭文燦5月10日出席「中路三號社會住宅上梁典禮」,他表示,為了保障弱勢家庭跟青年朋友住的需求,市府全力發展社會住宅計畫,目前社宅興建數量達50處,其中12處由內政部興建、38處共由市府興建,總計可提供14,000戶住宅。
    Editor / Provider: 桃園市政府 | Updated: 5 / 10 / 2021
  • 桃機朝東亞樞紐機場目標邁進 總投資金額達5,099億元
    為凝聚桃園機場園區及周邊相關單位的共識,桃園機場公司於4月27日舉辦第一梯次「台灣桃園國際機場園區綱要計畫(第二版)說明會」,由機場公司總經理但昭璧簡報並主持座談,邀請駐桃園機場航空產業、物流運輸、工程技術顧問、CIQS(Customs, Immigration, Quarantine, Security)公務機關以及桃園市政府代表與會,期望與桃園機場夥伴齊一步伐,朝共同目標前進。
    Editor / Provider: 交通部 | Updated: 4 / 28 / 2021
  • 桃市府發展智慧多元省水技術 兼顧節水與農業生產
    桃園市副市長高安邦3月31日主持市政會議,聽取水務局「智慧多元省水-節水節肥環境友善」專題報告後表示,隨著物聯網感測技術整合、智慧環控、智慧管理等日趨成熟,可將相關概念導入水資源管理,尤其農業占整體水資源約70%,如果能導入智慧化管理,將可同時兼顧節水與農業生產,請水務局持續朝多元節水方向,發展不同作物栽培的前瞻智慧節水管理系統。
    Editor / Provider: 桃園市政府 | Updated: 4 / 1 / 2021
  • 全球首創智慧巴士AI內輪差自動剎停技術 解決駕駛盲點增進用路人安全
    經濟部技術處指導支持資策會發展全球首創智慧巴士AI內輪差自動剎停技術,3月22日與桃園市政府、力歐新能源三方共同簽署「智慧巴士AI主動安全暨智慧電子車牌合作備忘錄」,並於桃園市文化局一樓大廳舉辦簽約儀式及進行實車展示。
    Editor / Provider: 經濟部技術處,桃園市政府 | Updated: 3 / 23 / 2021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