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火災 ]找到 194 篇文章 及 11 筆相關產品
  • AI影像辨識技術應用於煙火偵測
    氣候變遷、氣温異常變化及溫室效應,造成全球火災日益頻繁。隨著電腦運算效能的提升及AI技術的快速發展,利用AI影像辨識技術進行煙火偵測也日益受到重視。
    Editor / Provider: 一二三視(股)公司/總經理 談肖虎 | Updated: 12 / 23 / 2024
  • 迎接國際化、跨部會合作的化學災害應變訓練
    高科技及石化工廠對化學物質使用頻繁,若對化學品及公共危險管理認知不足或應變不當,將造成人員死傷、社區不寧及公司財務損失,可見毒化災相關應變及搶救災訓練的重要性!
    Editor / Provider: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環境事故應變諮詢中心 主任暨工程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 洪肇嘉、技術專家 張志瑋 | Updated: 12 / 18 / 2024
  • 無人機救援新時代:基隆市消防局科技創新之路
    隨著科技的快速進步,消防單位的救災工作也逐漸走向現代化和智能化。在基隆市,消防局率先引入空中遙控無人機(UAV)以應對複雜地形和災害現場的挑戰。無人機救援的成功實踐,不僅顯示出科技救災的高效性,更為傳統的救災方式帶來了全新改變。
    Editor / Provider: 資料來源/基隆市消防局 整理/編輯部 | Updated: 12 / 18 / 2024
  • 突破高樓安全新格局:台灣奈米濾材科技推出「無限高高樓垂降逃生裝置」
    隨著都市高樓林立,現代人對住居安全的需求逐漸提高,尤其是面對高樓火災等突發狀況,逃生的可行性與便利性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針對此需求,台灣奈米濾材科技研發出全新的「無限高高樓垂降逃生裝置」,在業界掀起了高樓安全的革命。這套裝置的設計突破了傳統逃生系統的種種限制,特別針對高樓逃生需求進行優化,不僅確保住戶在緊急情況下的安全撤離,還大幅提升了操作的便利性。即使在百米以上的高層建築,使用者仍能夠透過這套裝置快速、安全地撤離,讓住戶的生命安全得到多一層保護。這項新發明不僅為住戶提供了安心感,更為整體建築物增加了額外的價值,使得高樓業主和住戶皆能受益。
    Editor / Provider: 台灣奈米濾材科技 | Updated: 11 / 10 / 2024
  • 中市公有停車場導入熱顯像儀、低壓細水霧科技,防範電動車火災危害
    電動車數量日益增加,為提供更安全的停車環境,台中市交通局於潭子區潭興立體停車場導入防災科技,試辦「熱顯像儀」及「低壓細水霧消防設備」系統,以期讓電動車起火的災害降到最低。並規劃未來公有立體停車場至少配置兩條可抵抗高達1,000°C的滅火毯,調整充電車格位置與間距,確保有適當的逃生及救援動線。
    Editor / Provider: 台中市政府交通局 | Updated: 10 / 28 / 2024
  • 「2024先進廠房安全與智慧應用論壇暨展示」首發高雄,熱鬧登場!
    由法蘭克福展覽公司、a&s Media主辦的「2024先進廠房安全與智慧應用論壇暨展示」活動,今(9/19)日於高雄漢來大飯店熱鬧登場!現場集結包括智慧安全、防火、防災、環安衛、節能等領域的產學研專家及優質廠商,共同分享最新科技發展、應用趨勢及解決方案,精彩的研討議題和展示內容吸引來自石化、鋼鐵、造船、半導體、高科技材料、新創…等行業代表近200人熱情參與。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V) | Updated: 9 / 19 / 2024
  • AI科技應用讓「雲端火警系統」體現安全新價值
    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統計資料顯示,火災起火原因前3名分別為:電器因素、遺留火種、爐火烹調,這三項原因皆與人為因素有關,因此如何提升設備防減災的性能,是相當關鍵的課題。台灣的建築物在一定樓高、面積下法規規範必須要安裝火警受信總機,而一般火警受信總機只能於該案場的設備上查看火警相關訊息,若管理人員不在火警受信總機旁,即無法第一時間得知火警警報訊息,更無法知道起火點位置、平面圖等相關訊息。
    Editor / Provider: 清谷電子有限公司 | Updated: 9 / 16 / 2024
  • 瑞德感知提供智慧防災系統於醫療、工業及建築場域的多元應用
    隨著災害的不確定性風險升高,如醫療、工業、建築…等場域對安全、防災的預防與應變管理需求也日益提升。什麼樣的防災系統能達到高效與精確的性能,促進場域內的整體安全呢?我們來聽聽瑞德感知怎麼說。
    Editor / Provider: 瑞德感知科技(股)公司 整理/編輯部 | Updated: 8 / 19 / 2024
  • 豪宅火災燒出建築法規、逃生避難、消防搶救、防火填塞工法4大問題
    建築法規規定大樓防火必須設置防火區劃,以1小時防火性能及阻熱性之牆壁或防火設備,即便發生火災也不至延燒至其他樓層,對於避難逃生和消防搶救相當重要。但事實上,以「防火填塞」工程來說,不像撒水系統還可做性能測試,幾乎就是「火災防護的死角」!本刊特別專訪社團法人全國建築安全學會前理事長高士峯、德進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莊正德兩位專家,說明被動式防火的重要性,以及貫穿部防火填塞施作的正確工法。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徐國祥 | Updated: 7 / 31 / 2024
  • 內政部運用科技防颱,部長劉世芳強調「更快、更好、更安全、更友善」4方向提升防災工作
    內政部7月2日在無人機訓練場舉辦「防颱整備記者會」,劉世芳部長表示,颱風季節即將到來,內政部各單位已經做好各項整備工作,並運用最新科技以「更快、更好、更安全、更友善」4個方向提升,以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包括無人機投入防颱防汛應用、升級「消防防災e點通APP」、補助民間維運「登山留守平臺」及登山民眾租用衛星定位設備(Garmin Inreach)精進通報與救援、擴大防災士訓練及強化災害防救志工救災協勤量能。
    Editor / Provider: 內政部消防署 | Updated: 7 / 3 / 2024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