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營運 ]找到 757 篇文章 及 1 筆相關產品
  • 政府集結公私場域產業能量 搶攻全球4兆元5G商機
    5G發展如火如荼,台灣也在2020年正式邁入5G開台元年,為了協助台廠業者加速淬鍊解決方案,經濟部長王美花8月14日邀集文化部、交通部等單位連袂出席「5G NEXT跨部會合作啟動大會」,以「Demand First, 5G NEXT」為核心價值,宣告5G開台後首次跨部會、跨產業合作起跑。期能集結公私場域營運商、電信、系統整合、新創業者等能量,共同推動交通、展演、遊戲、製造等關鍵領域5G智慧應用,期許在2023年完成10項民眾有感的5G應用服務商轉,並輔導台灣業者打入全球5G開放架構生態系,全力搶攻2035年全球破4兆新台幣的5G設備及應用商機。
    Editor / Provider: 經濟部工業局 | Updated: 8 / 14 / 2020
  • 台灣經濟: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前瞻計畫積極推動,可望逐漸回溫
    經濟部統計處於7月30日公布台灣「當前經濟情勢概況」,上半年靠半導體產業及遠距商機拉動,外銷及製造業生產表現優於其他國家;內需因疫情衝擊觀光及消費人潮,零售及餐飲業衰退幅度較明顯。展望未來,新興科技應用需求仍殷,加上前瞻計畫積極推動,我國經濟可望逐漸回溫,惟全球經濟仍因疫情反覆及美中緊張態勢而增添變數。
    Editor / Provider: 經濟部統計處 | Updated: 7 / 31 / 2020
  • 松山科技以「智動櫃檯」打造智慧建築生活
    松山科技研發(股)公司創辦人許啓裕深入觀察產業需求後,與自有核心技術團隊推出「SONAS智動櫃檯」,突破現行KIOSK使用狀況。以物業管理產業來說,能無痛串接電梯/電話模組,相容各種門禁管制系統,觸控面板採直覺化設計、容易操作好上手;功能部分則包含數位看板、支付、RFID通行卡片發放與回收、QR-CODE通行與收據列印、名片和證件掃描辨識、人臉辨識、體溫偵測等,可依照經營者需求配置相對功能,實現一機完成大小事,成為待人接物的第一步。
    Editor / Provider: 許啓裕 | Updated: 7 / 28 / 2020
  • 希捷《資料新思維》報告顯示,高達68%的企業可得資料未被使用
    全球資料儲存暨管理解決方案供應商希捷科技(SEAGATE)7月16日發表《資料新思維:全面啟動企業資料—從邊緣到雲端》調查報告。該報告基於希捷委託研究機構IDC針對全球1,500位企業領導人所做的問卷調查而成,內容揭示現今企業在資料管理遭遇的重大挑戰及相應的解決方案,同時指出在企業可取得的資料中,有高達68%完全沒有被使用。
    Editor / Provider: 希捷科技(Seagate Technology) | Updated: 7 / 17 / 2020
  • 職安署指導 8/25•高雄 8/27•台中【職安衛重要趨勢與政策 】
    由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擔任指導,法蘭克福新時代傳媒公司主辦,財團法人安全衛生技術中心合辦之「新世代防火防災AI+IoT廠房安全防護巡展暨論壇」謹訂於109年8月25日假高雄國際會議中心及8月27日假台中金典酒店隆重登場。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7 / 15 / 2020
  • IIoT時代,智慧製造面臨的資安挑戰與機會
    智慧製造是以物聯網作為架構基礎,將之應用於製造產業,形成「工業物聯網」(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體系。經布建後,資安弱點分布率自然開始上升,潛在威脅更容易透過破口影響到整體系統的運作;若遭受到駭客入侵,甚至可以癱瘓整套生產系統,造成龐大的金額損失及商譽的損害。
    Editor / Provider: 安華聯網科技 | Updated: 7 / 7 / 2020
  • 國發會通過千億桃園鐵路地下化計畫 10年內實現北北桃1小時軌道生活圈
    國家發展委員會於6月29日通過交通部「台鐵都會區捷運化桃園段地下化計畫建設計畫」綜合規劃報告,地下化建設完成後,從鳳鳴至台66快速道路將成為長18公里、寬25至40米的綠色桃園大道,串連桃園、中壢兩大都會區,成為北北桃1小時軌道生活圈的綠色運輸廊道。此建設計畫總經費達1,047億元,預訂行政院核定後10年內完工營運。
    Editor / Provider: 國家發展委員會 | Updated: 6 / 29 / 2020
  • 淡海輕軌第一期藍海線穩定性測試過關 力拚年底通車
    淡海輕軌第一期藍海線,於6月18日凌晨0時36分宣告連續7天穩定性測試過關。新北捷運局表示,在與新北捷運公司、施工團隊共同努力下,穩定性測試順利在第10天提前達標,達成初履勘作業前的重要任務。
    Editor / Provider: 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 Updated: 6 / 18 / 2020
  • AI影像辨識市場正萌發 4大瓶頸仍待突破
    具AI辨識功能的安控設備目前仍處於市場的起步階段,對於要如何才能促使其加速「落地」、快速增長,一般認為有4大瓶頸需要被突破,包括:可具體幫用戶解決問題、AI影像辨識的準確度、市場價格的接受度,以及相應法規的完善。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V) | Updated: 6 / 11 / 2020
  • 3大AI影像辨識技術供應類型
    由於近5年來AI在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技術長足進步及AI晶片大量生產的助力之下,運用AI的智慧影像辨識技術現在幾乎已成為安防監控業界的「顯學」,似乎你不談AI就落伍了!也因此市場上各種演算法、軟/硬體設備及AI解決方案可說是遍地開花,包括人臉辨識、車牌辨識、姿態辨識…等讓人眼花撩亂、目不暇給。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V) | Updated: 6 / 11 / 2020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