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臺灣防災產業 ]找到 69 篇文章 及 0 筆相關產品
  • 日本311大地震十週年對臺灣防災產業的省思
    2011年3月11日 下午,日本東北方近海發生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地震,並引發海嘯發生,導致福島核電廠受損,此複合型災害造成日本全國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同樣受到各種天然災害威脅的臺灣,更應引以為借鏡。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3 / 22 / 2021
  • 防災一起來,面對災害,你準備好了嗎?!
    生活在台灣,大家對地震、颱風、土石流等災害一定不陌生,特別是地震,台灣每年平均可記錄到近2萬3千多次地震,其中有感地震約1千次左右,每個月接近一百次!這麼頻繁的地震,僅有少數地震會造成生命財產的立即危害。而且地震發生後,因許多建築物可能已有結構損害,若接二連三受到餘震侵襲,很可能就發生倒塌崩毀的意外,這時候趕快離開危險建築物才是保命之道。根據日本阪神地震倖存者的統計,每10個存活的人當中,有7個人是自己本身很有憂患意識及防災準備(自助),兩個人是靠親友互相幫忙(互助),只有1個人是被動等待政府救援(公助)才獲救,因此推衍出「災害防救法則」為:「自助(7):互助(2):公助(1)」的比例。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2 / 22 / 2021
  • 【產業環境優化】我們與防災的距離
    社團法人臺灣防災產業協會 黃秘書長12月23日受台北市政府社會局之邀請,於109年度防災合作企業與民間團體聯繫會議中進行專題演講—『我們與防災的距離』,由此延伸討論防災產業之趨勢與公私部門協力。此會議邀請之企業包含物流業及四大超商,如:新竹物流、統一超商、全家便利商店、全聯實業、萊爾富、來來超商等;還有許多NGO/NPO組織,如:佛光山基金會、法鼓山基金會、慈濟基金會、世界展望會、紅十字會、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等等一同與會。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12 / 28 / 2020
  • 旱澇等極端氣候加劇,政府提出水資源開源、節流、調度和備援等作法因應
    今年台灣夏季無颱,正面臨56年來最嚴重乾旱!同時間,北台灣雨下不停,各地水庫的水情卻仍然拉警報。有鑑於此,「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委託《臺灣防災產業協會》,於12月23日舉辦「氣候緊急下,沒水怎麼辦?」線上直播論壇,由氣達人彭啟明擔任主持人,節目邀請經濟部水利署賴建信署長、報導者基金會何榮幸執行長以及開放農業實驗基地陳幸延創辦人,共同以「媒體與民眾、農業與科技」兩大主題,討論2020年末至2021年的重大水情議題。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12 / 28 / 2020
  • 全球動力推防災科技之虛擬實境,防救災場域最佳演練後盾
    全球動力科技 #陳俊男總經理 表示未來搭配5G高速、低延遲的特性,AR/VR能夠獲得更廣泛的應用,他們也期待相關的模擬訓練可以進一步延伸至消防與防災的訓練應用,包含特殊規格車輛的駕駛、科技廠房的救災、救災人員與車輛的指揮調度等等,都可以透過AR/VR的技術,做質與量的飛躍提升。不僅降低訓練成本,訓練品質也能夠持續地深化。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9 / 15 / 2020
  • 5/8-10「亞太智慧防救災高峰論壇暨新科技設備展示」,五國論壇研討、防災應用、搶就策略和民生公共物聯網
    今(108)年為921震災20週年暨莫拉克風災10週年,簡稱「20加10」。回顧災時,各級政府、學界、企業、NGOs、乃至國際組織發揮人性光輝良善,積極救災搶險,感人肺腑往事,為大家共同記憶,巨災亦促使我國災害防救法制、體系與專業之制度化。在此際「20加10」,我國防救災軟硬體建設皆有長足進步,獲得各界之支持與優質評價,行政院整合跨部會能量,回顧災害經驗,蛻變重生,遠望策進,期能促使國家朝更具韌性之發展。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5 / 4 / 2019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