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車輛 ]找到 450 篇文章 及 12 筆相關產品
  • 物聯網下軌道運輸新思維
    從19世紀初英國開通世界第一條蒸汽火車鐵路開始,軌道運輸歷經200多年的遞嬗,已經成為陸上交通最有效的運輸方式。如今,軌道產業走向自動化、智慧化已成必然趨勢,未來智慧軌道運輸系統在行車安全、運輸管理、旅客服務上扮演舉重若輕的角色,利用先進的管理決策、通訊及自動控制等技術,讓訊息的收集處理更有效率,藉由物聯網與大數據應用,讓軌道運輸系統革新升級,確保軌道服務品質,而在其架構下,尤以旅客安全為重要課題。
    Editor / Provider: 劉雨靈 | Updated: 3 / 4 / 2016
  • 提高停車場使用率 台中市府年底前完成23處電子票證系統建置
    為擴大台中市電子票證服務範圍,市府交通局積極規劃在公有停車場建置多卡通電子票證系統,預計今年底前可完成23處,讓民眾直接利用悠遊卡、一卡通等多元電子票證,快速進出停車場及繳費,提升停車場整體服務品質。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6 / 17 / 2016
  • 高雄市交通局舉辦 「智慧城市應用-智慧交通論壇」 勾勒智慧城市發展方向
    高雄市交通局、中華智慧運輸協會與中山大學日前於中山大學共同舉辦「智慧城市應用-智慧交通論壇」,由交通局長陳勁甫主持,邀請台灣世曦吳榮煌副總經理、遠通電收張永昌總經理、工研院資通所李夏新副組長及專家學者,分享智慧城市應用、eTag建構之智慧城市物聯網架構及車路整合技術與機車安全創新應用,藉由新穎智慧科技運用於交通領域,勾勒高雄市未來智慧城市發展方向。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6 / 9 / 2016
  • 中市生產力4.0跨域交流暨媒合活動 助產業提升競爭力
    台中市政府與經濟部工業局於6月29、30兩日共同舉辦「生產力4.0跨域交流活動暨生產力4.0供需媒合活動」,安排產業供需探討、技術展示、經驗分享、媒合交易等全方位改善方案,協助產業提高生產效能,朝向智慧製造。市長林佳龍表示,市府致力推動智慧機械,除促成產業4.0策略聯盟外,也通過《台中市產業發展自治條例》,打造水湳經貿園區成為產業4.0的營運總部,帶動台灣產業再次起飛。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7 / 4 / 2016
  • 2015安控產品技術發展與觀察
    時令已過立冬,安控產業也在北京展後進入一個盤整的階段,回顧2014年,這一年來安控界似乎乏善可陳,在北京展中也聽到許多「空洞與空泛」的說法。中國深圳的安控產業式微,市場充斥價格殺戮聲,安控環境比冬天的寒風更加蕭瑟。從a&s 國際版報導的全球50大排行榜中可發現,今年的安控整體有成長但不高、有獲利但持平,市場狀況是如此,那麼安控產品與技術呢?是否也是雷同?還是大相徑庭呢?
    Editor / Provider: 張淂福 | Updated: 1 / 6 / 2015
  • 看好智慧影像分析的未來
    年關將至,寫了將近一年的專業技術見解文章,不免俗地,應該寫寫對未來趨勢的展望。
    Editor / Provider: 藍坤銘 | Updated: 1 / 16 / 2015
  • 實現智慧交通藍圖 車載系統 朝多工應用
    在智慧城市政策引導下,未來交通藍圖擘畫,藉由導入智慧型運輸系統、制定車載資通訊產業相容性標準等,逐步實現V2I、V2V等智慧路網之願景。在這波巨量資料浪潮中,業主更關切的,則是藉由系統整合或設備整合,以管理平台蒐集各種車載設備採擷的資訊,從中分析線索,用於提升行車安全和營運效率,進而開發出差異化與加值服務,管理平台的角色因此越來越重要。而為了提供更全面的解決方案,同時強化產業競爭力,異業合作更是勢在必行。
    Editor / Provider: 林何臻 | Updated: 3 / 10 / 2015
  • 車載系統行業端應用:首重「管理」
    車載應用根據車輛用途、車隊規模、營運策略、預算等因素,有不同的建置重點。而當下對車載應用需求最高的,以公共運輸、物流與特殊車輛居多。本文從業主需求出發,分析此3類車輛的車載建置重點和潛力商機所在。
    Editor / Provider: 林何臻 | Updated: 3 / 17 / 2015
  • 中南美洲 BRT 用車載讓市民「有感」
    中南美洲城市人口眾多,部分國家引進智慧巴士系統,藉由高度整合的設備與資料分析,建置出高效率且商機蓬勃的公共運輸。
    Editor / Provider: 研華科技資料提供 | Updated: 3 / 27 / 2015
  • 善用IT整合 強化IVS能力
    影像監控最重要的作用在於事前預防,並藉助智慧影像分析(Intelligent Video Surveillance,簡稱IVS),做到防患於未然。 由於監控設備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工業化生產帶給用戶的最大好處,就是有大量優質又便宜的攝影機可選用。因此,現在住宅社區或廠區安裝上百支攝影機的情況,並不少見。問題是,這些攝影機有人在看嗎?
    Editor / Provider: 黃力堯(南針科技) | Updated: 1 / 31 / 2017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