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農業 ]找到 117 篇文章 及 1 筆相關產品
  • 台灣農業將於2040年達成淨零排放目標
    為共同擘劃我國農業淨零碳排路徑藍圖,農委會2月9日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邁向農業淨零排放策略大會」,在將近200位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團體與產業代表經由議程討論後凝聚共識,農業部門在2040年將完成淨零排放目標。
    Editor / Provider: 行政院農委會 | Updated: 2 / 10 / 2022
  • 新北率先啟用智能漁港系統 以AI影像辨識提升安全管理效能
    新北市政府推動智能漁港政策,率先全國設置漁港智能管理中心,從智慧管理、節約能源及友善觀光三大面向出發。1月18日新北市長侯友宜出席智能漁港系統啟用記者會時表示,智能漁港第一期建置完成,導入AI影像辨識科技以及建立資料庫分析大數據,提高管理效能、降低人力支出,可提升漁港安全應變能力,實踐智能科技新北市。
    Editor / Provider: 新北市政府 | Updated: 1 / 18 / 2022
  • 客委會首創建置桐花IoT監測系統 2022賞桐也可以很智慧
    「2022桐花祭」客委會特別擇定10處桐花景點建置IoT監測設備,透過蒐集地區相關環境數據(含濕度、雨量、風向、風速、日照等環境數據),並記錄桐花生長狀況,再比對歷史開花資料建構桐花開花預測模型;未來也將結合中央氣象局、農委會林務局網站共同露出桐花花況資訊,以利民眾取得即時花況提前安排行程。
    Editor / Provider: 客家委員會 | Updated: 12 / 29 / 2021
  • 中央氣象局與新北市政府合作推動地震防災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與新北市政府副市長謝政達於12月15日簽署「地震預警合作備忘錄」(右圖),共同推動地震防災預警工作。
    Editor / Provider: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 Updated: 12 / 15 / 2021
  • 桃市青埔自駕巴士載客運行成效良好 未來將擴大應用至捷運站接駁
    「青埔社區自駕巴士成果發表會」10月6日於桃捷青埔機廠舉行,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自駕車作為公共運輸的最後一哩路,連接社區節點,以智慧科技實踐零碳排設計,有效緩解交通壅塞,深具價值;而今(2021)年在青埔社區運行自駕巴士,不論無人或載客測試皆非常成功,也代表桃園4年來推動無人自駕車育成計畫的階段性成果。
    Editor / Provider: 桃園市政府 | Updated: 10 / 6 / 2021
  • 水利署地下水智慧監測 物聯網精準掌握用量避免地層下陷
    水利署於2017年發展大數據物聯網應用,啟動地下水智慧管理相關計畫,其中委託宜蘭縣政府、桃園市政府及高雄市政府代辦建置共759口地下水井智慧監測設備,逐時監測地下水動態資訊5萬筆以上,並建置動態地下水水權管理監測系統計5套。
    Editor / Provider: 水利署 | Updated: 8 / 20 / 2021
  • 新北推動智能漁港 運用AI科技迎接防疫新生活
    新北市為台灣本島擁有最多28處漁港的縣市,新北市政府漁業及漁港事業管理處(簡稱漁業處)媒合漁民及電商平台,推出冷凍超取服務及提高魚市行動支付服務覆蓋率,創造零接觸通路及商機,更運用智能科技提升漁港管理效率,全面升級設備及搭配AI運算,保障漁港安全無憂。
    Editor / Provider: 新北市政府漁業處 | Updated: 8 / 4 / 2021
  • AI智慧防疫輔助系統於衛生所及新創園區之應用
    距離來得更能降低染疫風險。在全國皆進入第三級防疫警戒的現在,智慧防疫輔助系統如何更好地應用在辨識人們是否有正確戴好口罩,以及確認室內空間的安全人容量,本文將一一告訴您。
    Editor / Provider: 邁仕智聯股份有限公司 | Updated: 7 / 27 / 2021
  • 桃市以大數據分析 推動觀光及科技防疫等政策應用
    桃園市長鄭文燦6月9日聽取觀旅局「桃園觀光旅遊大數據分析運用」專題報告後表示,觀旅局透過電信大數據分析桃園觀光旅遊性質,此與傳統統計樣本數有較大差異。從大數據分析資料可看出,去(2020)年上半年由於疫情關係,桃園遊客數減少69萬人,下半年由於推出旅遊補助,全市遊客人數增加799萬人,桃園也成為國旅熱點。
    Editor / Provider: 桃園市政府 | Updated: 6 / 10 / 2021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