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都市 ]找到 186 篇文章 及 0 筆相關產品
  • 台北市內湖瑞光公宅統包工程開工動土典禮
    「內湖區瑞光公共住宅」屬「內科2.0計畫-提供人才移居環境」重要計畫項目之一,是為臺北市政府住宅政策推動智慧住宅之標竿計畫。日前市長、副市長與相關人士舉行開工動土典禮,祈福祝禱工程如期如質順利完成。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10 / 6 / 2017
  • NEC協助喬治亞共和國架設市內即時人臉辨識監控系統
    ​NEC日前宣布與喬治亞共和國的系統業者Capital System公司合作,共同為喬治亞內政部提供運用NEC人臉辨識技術的市內監控系統,並已於今年6月開始運行,境內各大都市架設的400台監控攝影機進行連動,其中包括首都提比里斯。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9 / 15 / 2017
  • 打造高優質智慧公宅 台北市木柵公共住宅新建工程動土
    「文山區木柵公共住宅」為台北市住宅政策推動標竿計畫,基地面積1,763平方公尺,已於日前舉行開工動土典禮。此案發包工程契約金額約5億4仟1百萬元,預計規劃興建地下4層地上15層建築物,可提供公共住宅119戶,房型可分為一房型12坪、二房型18坪、三房型24坪,預計2019年7月18日完工。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8 / 21 / 2017
  • 台中市與美國LILEE Systems簽署MOU 共同合作發展智慧運輸
    為強化台中智慧運輸技術,台中市長林佳龍日前率團參訪美國鐵道安控廠商LILEE Systems,雙方簽訂合作備忘錄(MOU),以帶動台中智慧城市與智慧運輸技術發展,並將應用在2018花博的交通接駁及水湳智慧城。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8 / 14 / 2017
  • 台中市管線圖資2D升3D 可望降低管挖公安意外
    今年台中市陸續發生因自來水、天然氣等管線圖資落差的誤挖管線公安事件。為有效改善管線單位施工安全問題,台中市政府建設局結合各管線單位推動「3D公共設施管線資料庫」,建置完成後除可作為道路挖掘管理系統的基本圖資,降低公安事件,也可作為大台中基礎工程設計參考圖資,有效降低誤挖問題。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8 / 3 / 2017
  • 瑞德感知科技- 動態導引系統  安全守護專家
    臺北車站被稱為全臺最大迷宮,不少民眾都曾有在臺北車站迷路的經驗。臺北車站四通八達,匯聚臺鐵、高鐵、北捷、機捷與客運轉運站等交通設施,每日平均進出人次為52萬人,尖峰時段更高達60萬人,為出入臺北市的重要門戶。
    Editor / Provider: 資料提供: 瑞德感知科技公司 | Updated: 8 / 2 / 2017
  • 台北市萬華區青年公共住宅二期統包工程正式動土
    「萬華區青年公共住宅二期」為台北市政府府公共住宅政策推動的標竿計畫,日前舉行開工動土典禮。青年公共住宅二期基地面積7,271平方公尺,工程契約金額約18億9千5百萬元,預計規劃興建地下3層地上19層2棟建築物,可提供公共住宅518戶,房型可分為一房型10~12坪、二房型16~18坪、三房型22~24坪。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7 / 19 / 2017
  • 臺中市舉辦智慧交通學術研討會 持續推動大數據與智慧管理改善交通
    臺中市政府交通局日前舉辦「臺中市ITS@Taichung研討會」,邀請智慧交通產官學專家共同討論易肇事地點智慧化分析、都市交通管理策略、臺中市智慧交通營運中心、臺中市全國首創機車e-tag等議題,希望透過大數據、智慧型管理概念確實改善都市交通問題。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7 / 12 / 2017
  • 臺北車站智慧化正式啟動 世大運前完成第1階段建置
    六鐵共構的臺北車站每天有超過52萬人次進出,隨著捷運、高鐵、捷運桃園機場線、客運轉運站陸續完工通車及都市計畫的變遷,臺北車站行人動線混亂,為改善臺北車站指標動線、朝智慧城市邁進,日前由市長柯文哲、承包的華碩電腦董事長施崇棠及亞旭電腦董事長林成貴共同宣布臺北車站智慧化正式啟動。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7 / 11 / 2017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