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號誌 ]找到 112 篇文章 及 2 筆相關產品
  • 交通部長陳世凱出席鐵道產業研發成果展,期許早日用於國內鐵道建設
    鐵道局與鐵道技術研究及驗證中心2月20日於燕巢廠區共同舉辦「鐵道產業發展補助計畫成果展示會」,交通部長陳世凱致詞時表示,對於鐵道局結合北科大、高科大等研發團隊現場展示的轉轍器、集電弓、車門原型機及其他國產化研發成果表示高度肯定,期許各項研發成果早日應用於國內軌道建設計畫或系統維運。
    Editor / Provider: 交通部鐵道局 | Updated: 2 / 21 / 2025
  • AI影像辨識警示系統,提升無號誌路口安全
    新北市致力於運用智慧運輸科技解決交通問題,去(2024)年底完成10處無號誌化路口的AI影像辨識警示系統,利用影像辨識技術偵測支線道車輛,並透過LED資訊可變標誌警示預告幹線道車輛提前減速,避免碰撞事故發生,經實際測試示警時約50%車輛會減速,平均減速約6公里/小時。
    Editor / Provider: 新北市政府交通局 | Updated: 1 / 16 / 2025
  • 無人機結合AI分析路段交通衝突,協助診斷交通危險熱區
    為協助道路管理機關診斷路段交通衝突並防範事故於未然,交通部運輸研究所(以下簡稱運研所)與訊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於今(2024)年起辦理「無人機空拍應用於路段交通衝突分析」2年期計畫,透過與道路管理機關合作進行先導測試計畫,驗證交通衝突分析軟體功能之適用性,並持續優化交通衝突分析技術。
    Editor / Provider: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 Updated: 10 / 31 / 2024
  • 今年起內政部將投入260億元,推動「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
    內政部表示,為讓國人享有平整、順暢及安全的通行環境,內政部在去(2023)年與交通部共同推動「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目標打造「以人為本」之交通環境,補助地方政府針對799處行人易肇事的危險路口進行改善,截至今(2024)年9月30日止,屬內政部權責計601處危險路口,現已有329處完成改善,執行進度逾50%,後續會持續督導加速完成危險路口改善工程。
    Editor / Provider: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 | Updated: 10 / 12 / 2024
  • 1-5月道安事故減少達5%目標,持續加強宣導、優先科技執法
    交通部8月2日召開道安記者會,會中公布最新交通事故資料:今(113)年1至5月,道路交通事故160,249件(比去年同期減少4.9%),214,124人受傷(比去年同期減少5.3%),造成1,193人死亡(比去年同期減少8.9%),達成減少5%的目標值。
    Editor / Provider: 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 | Updated: 8 / 3 / 2024
  • 軌道機電系統國產化概況及未來發展
    本文摘錄、編輯自《台灣軌道機電系統產業分析》一文,本文明確點出台灣及全球軌道建設商機、台灣發展自主性軌道機電系統產業的政策支持、廠商能量、發展現況及建議,相當具參考價值!
    Editor / Provider: 中華大學智慧運輸暨軌道系統研究中心執行長 張辰秋/中華大學桃竹苗區域運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羅仕京/中華大學智慧運輸暨軌道系統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朱培翊 | Updated: 1 / 15 / 2024
  • 結合監理制度與智慧科技,打造鐵道安全
    鐵路交通乘載著對用路人生活、旅遊的便捷服務,但也同時乘載著為民眾負起運輸安全的責任!台灣在歷經許多的鐵路死傷事故後,時至今日,鐵路安全到底做了哪些措施、又有甚麼蛻變?本文從10月31日由安全與自動化雜誌與中華軌道車輛工業發展協會共同舉辦之「2023智慧x安全 提升鐵道風險控管與營運效能研討會」中,重點摘要整理出政府及營運機構對於鐵道安全的革新作為。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12 / 26 / 2023
  • 交通違規降9成,北市路口科技執法明年元旦再增4處
    為持續維護交通安全,交通警察大隊分析篩選多事故路口,並配合內科交通安全改善計畫,擇定「民權東路與舊宗路、行忠路口」、「港墘路與堤頂大道口」、「南京東路與建國北路口」及「忠孝東路與敦化南路口」等4處地點建置科技執法設備,訂於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啟用。
    Editor / Provider: 台北市政府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 | Updated: 12 / 25 / 2023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