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政府工務局為落實全國2050淨零碳排的願景,特於7月8日舉辦2024年「新北淨零,市在BIM行」研討會,邀請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工程會、國土署、台大、成大及業界近300位建築與工程產官學界菁英共襄盛舉,宣示2026年將達到全面揭露建築碳排的里程碑。
新北市政府工務局積極配合內政部發展低碳建築評估,尋求技術與制度上的創新。繼去年首度舉辦研討會,今年特別邀請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所長王榮進、工程會技術處處長曾鈞敏、國土署建築管理組組長高文婷、台大BIM中心教授謝尚賢、成大教授林憲德、楊士賢副教授、建築師張國章、大陸工程經理江志雲等貴賓蒞臨分享經驗。
新北市副市長陳純敬致詞時表示,去(2023)年國家頒佈實施的氣候變遷因應法,揭示減量與調適兩項氣候變遷手段,新北的「新北淨零路徑暨氣候行動白皮書」也提出「智慧零碳建築」、「韌性宜居城市」等包含減排與調適的執行計畫。在建築與工程減排方面,除了持續推動新建公私有建築朝能效1級或近零碳建築(1+級),在興建時產生的碳排,利用新北市自豪的建築資訊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工具,以及中央的碳足跡資料庫,連結運算建築物興建過程中的碳排,利用透明而簡易的方法來落實2026年全面揭露建築物興建的碳排量。
工務局長祝惠美表示,本次研討會內容為工務局推動減碳提供更先進的思維,未來會在工務局統籌的建築管理方面持續落實能效評估1級,並配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的低碳LEBR評估制度,先由公部門開始再逐漸推廣到民間建案,預計2026年建立本市LEBR建築物碳足跡公開資料庫,達成碳足跡揭露可視化。她並感謝與會的內政部建研所、國土署及工程會長官對於新北市推動建築與工程減碳業務的肯定,希望中央給予新北市更多支持與鼓勵。
工務局工程科科長鄔豪中補充說明,經過研討會的激盪,工務局未來在公有建築物部分,將以秀峰高中和淡水國小等實際工程案例,運用BIM模型案例導入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的低碳LEBR評估制度,並將技術系統化,推廣給建築界運用;在公共工程方面,也將率先發展設計階段的碳檢核技術,將利用新北市工程案件預算資料,比對國內外相關碳排資料庫,解析公共工程的碳排量,建立碳足跡計算器與工程碳排基礎數值,做為後續推動市政建設的碳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