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災害的不確定性風險升高,如醫療、工業、建築…等場域對安全、防災的預防與應變管理需求也日益提升。什麼樣的防災系統能達到高效與精確的性能,促進場域內的整體安全呢?我們來聽聽瑞德感知怎麼說。
成立於2013年的瑞德感知,自創立以來便專注於科技與安全的融合,致力於為人們創造更安全的生活環境。瑞德感知的核心技術包括LoRa無線傳輸、人流分析管理系統、溫度與氣體感測、地震預警、火災偵測與動態導引疏散系統,以及設備自動巡檢。作為台灣唯一具備自主研發能力的動態導引系統製造商,瑞德感知不僅在AIoT技術的應用上屢創新高,更在智慧醫療場所、科技廠房與智慧建築三大場域中,提供了全方位、多功能整合的智慧管理解決方案。
醫療場所:人流掌控對緊急疏散至關重要
在智慧醫療場所(如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院內部常有眾多病人、訪客以及醫護人員流動,這使得在緊急情況下要迅速掌握人員位置及數量面臨諸多挑戰。特別是在火災或其他災害發生時,院內人員分布的不確定性增加了疏散計畫的複雜度。病房、治療室及公共區域人流密集,而這些區域常是行動不便的病人所在,需要更精確的監控與管理才能確保他們的安全。此外,醫院內多條走道和連接通道的設計,雖然在日常運作中促進了功能效率,但在需要快速疏散的情況下卻可能導致指令傳遞和人員動向控制上的困難,加劇了對人員掌握的難度。應用「人流分析管理系統」,能在災害發生時快速掌握場域內的容留人數以利疏散作業,並可提供消防人員參考,快速確認病房人數,進而優化了醫院的運營效率與應急響應速度。
動態導引疏散畫面
科技廠房與智慧建築:智慧防災系統搶得先機
在科技廠房與智慧建築中,瑞德感知的智慧防災系統也以其高效與精確的性能,提升了場域內的整體安全。
地震速報預警系統
首先,地震速報預警系統能在災害發生的第一時間通知相關人員,為防災與減災贏得寶貴的時間。瑞德感知的「地震速報聲光警報器」是台灣面對地震災害下,由政府牽頭的一項創新措施。通過以往25年的地震大數據,以及廣布台灣周邊的地震感知器,進行AI演算與分析預測,並利用地震P波與S波的傳遞速度差,能爭取到寶貴的避難時間,並同時啟動緊急通報程序,引導人員快速就地避難。
地震速報聲光警示器通報畫面
火災偵測系統
其次,火災偵測系統能迅速捕捉到火災信號,藉由「室溫實時追蹤」和「AI數據判讀」功能,能夠即時監測到任何不尋常的溫度變化。這一功能的重要性,在於許多火災是由於設備過熱或電路問題引起的。系統在偵測到異常溫度時能迅速作出反應,自動通報管理人員,並通知相關部門進行檢查,這樣的早期警示大大增加了預防火災的可能性,確保火災被控制在初期階段,防止其蔓延。
動態導引疏散系統
再者,動態導引疏散系統在火災發生時提供寶貴的疏散支援。系統能夠實時分析火勢和人員分布情況,提供最佳疏散路徑,避免人員向危險區域疏散,並通過清晰的指示引導人員迅速安全地撤離,最大程度減少傷亡。通過這一系列的智慧技術和策略,能夠有效地管理並降低火災風險。
滅火器自動巡檢系統
此外,傳統上滅火器巡檢工作需要手動進行,不僅勞動強度大且耗時耗力。滅火器自動巡檢系統主要功能是確保所有滅火器設備隨時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以應對可能的火災緊急情況。自動巡檢系統裝置於每個滅火器上,能實時監控滅火器的狀態,包括壓力、位置是否正確等,並可在滅火器接近檢查日期、氣壓異常或被移動時,立即發出警報並推送通知至相關人員的手機,第一時間前往特定位置進行檢查或維修,確保設備隨時處於最佳狀態,從而省去了全面手動檢查的需要,這不僅降低了工作負荷、提升了維護效率,也將事故風險降到最低。
滅火器資訊管理圖
結語
瑞德感知的成功不僅來自於其技術的領先,更源於公司對安全與創新的執著追求。展望未來,瑞德感知將繼續致力於技術創新,深化在AIoT領域的探索。隨著各應用場域智慧化需求的快速增長,公司也將持續推動綠能科技的發展,並以永續經營為目標,不斷開發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智慧解決方案,為全球智慧安全與防災產業帶來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