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會8月15日通過國家發展委員會提報的「國家發展計畫(114至117年)」草案,擬具未來四年總體經濟發展目標,俟完成核定程序後,將由各機關積極推動辦理。
綜合考量國內外主客觀條件及情勢,以及政府積極性政策作為,該計畫設定114~117年經濟成長率平均為2.8%~3.6%、至117年每人平均GDP(國內生產毛額)約3萬9,000~4萬2,000美元、失業率平均3.2%至3.5%、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CPI)平均2%以下。
而為具體落實總統賴清德治國理念,邁向「創新經濟」、「均衡台灣」、「包容成長」願景,未來四年的國家發展策略則將透過國家希望工程的八大施政目標推動:(1)擴大社會投資,減輕家庭負擔;(2)創新經濟智慧國家;(3)綠色成長與2050淨零轉型;(4)擴大醫療投資,打造健康台灣;(5)均衡台灣在地希望;(6)厚植軟實力,打造國家品牌;(7)邁向多元平權的共榮社會;(8)打造韌性台灣,維護安全與和平。
而值得關注的經濟發展指標包括:
- 發展五大信賴產業:半導體新增產值2兆6,578億元;AI產值115年突破兆元;安控資安產值突破1,300億元;衛星通訊產值300億元;軍工-無人機產值300億元。
- 新創投資金額116年起每年1,500億元。
- 翻轉弱勢產業,至少3產業達到產值增加1.5倍。
- 培育AI等人文數位人才及STEM跨領域人才逾45萬人次。
此外,重要的環境發展指標則有:
- 推動140項攸關地方發展的基礎建設,均衡台灣發展。
- 首次推動主題型區域治理沙盒及參與式公共治理平台。
- 首次整合、構築4個地方創生廊帶,創造多元就業。
- 協助600個農村再生社區活化發展。
- 溫室氣體淨排放量2030年較2005年減少24%±1% 。
- 能源效率年均改善率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