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企業每日產生和處理的資料量都以爆炸性的速度增長,同時惡意攻擊、資安事件層出不窮,企業想要打造高度資料安全韌性的體質,該如何選擇「對的」資料保護解決方案呢?本文為您整理出四大關鍵!
從數位轉型的浪潮,到滿足特定法令的合規需求,當前企業每日產生和處理的資料量都以爆炸性的速度增長;於此同時資安事件依然頻傳,不時有知名企業傳出遭受勒索軟體攻擊,造成系統停擺、資料外洩等嚴重後果,考驗著組織能否備份好重要的資料,碰到各種突發事件時得以快速且完整地還原,以維持營運不中斷。
(上圖來源:123RF)
除了安全層面,IT部門在人力與預算上經常處於吃緊狀態,愈來愈龐大的組織系統同樣讓資料留存和保護挑戰重重,光是部署、日常營運,可能就佔據IT們大部分工作時間,難以專注於更重要的任務。因此,組織必須挑選兼顧各方需求的資料備份與還原解決方案,才能事半功倍並守護好關鍵營運資料。擁有協助全球數十萬間企業建置高安全性資料架構的群暉科技(Synology)特別彙整這些經驗,歸納出要挑選一套「對的」資料保護解決方案,應具備四個關鍵面向。
關鍵1:軟硬整合解決方案,有效降低前期部署投入資源
企業第一個需要評估的面向是部署的便利性。由於過往常見的作法,是分別採購備份軟體與硬體,再組合為整套備份方案,但此種作法隱含不少痛點:軟硬體相容性問題、效能難以預測,導致光是前期驗證就得花上不少時間。
相較之下,軟硬整合的「一體機」解決方案,能讓企業大幅減少前期投入的資源:
- 免除拼湊之苦:一體機已事先整合備份、複寫、資料去重複等功能,IT人員無需再花時間尋找功能相應的硬體,便可直接投入使用。
- 效能有保障:由於硬體規格與軟體要求已經過最佳化整合,企業不必擔心效能不足或資源浪費的問題。
此外,企業應留意一體機能否支援多元的資料來源,如端點裝置、虛擬機、資料庫到SaaS服務等,並了解該一體機支援的備份來源數量,是不是符合組織當前的架構。
關鍵2:集中管理介面便於設定備份、還原任務,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現代企業面臨的資料保護挑戰不僅是「做好備份」,更得建立一套能因應複雜資料環境的高效管理機制,碰到資安事件時IT才有辦法及時因應、做出正確的決策。
而所謂理想的管理機制,首先是提供集中化的管理介面,便於IT人員在單一平台監控所有備份伺服器及備份任務的執行狀態,即使是分散在不同地點、甚至不同國家的備份伺服器,也應該要能統一管理、提升管理效率,甚至及時從位於異地的伺服器選取欲還原的資料,縮短營運中斷的時間。
備份任務的設置方式,同樣要儘可能降低IT的負擔。以Synology ActiveProtect備份專用一體機為例,與傳統針對個別資料來源設定備份規格的方式不同,採用單一原則的設計,僅需制定該原則的時程和版本留存時間,就能套用到不同來源。像是高階主管的電腦資料,與客戶資料等一樣重要,兩者便可套用相同的備份原則,無需分開設定,大幅簡化操作步驟。
Synology ActiveProtect備份專用一體機
能全方位守護企業跨平台的營運資料。
關鍵3:確保備份資料可用且安全,需具備多層防護機制
隨著惡意攻擊的手段逐漸升級,光是備份好資料也不意味毫無後顧之憂,原因是這些備份資料也有機會成為勒索軟體下手的對象。因此,如何確保備份資料可用,且本身具備足夠安全性,就會是資料保護解決方案得下功夫的地方,建議企業可從3個角度檢視:
- 備份資料可用性:定期備份之後,IT下一步應該是確認這些資料得以還原。而要驗證可用性,常見的方式包含解決方案可協助啟動虛擬機,並寄送測試影片給IT人員,或是透過內建的沙盒環境,便於IT團隊定期執行還原演練,在各種災難發生前就制訂好一套標準流程,事發當下才不會驚慌失措。
- 進階資料保護機制:為了進一步防範惡意攻擊,備份檔案應提供不可變更類型的備份機制,確保勒索軟體等無法修改或刪除備份資料。而離線備份(Air-gap)亦為資料保護方案需擁有的功能,當備份資料存放於完全隔離的環境時,便能保證即便營運系統遭攻擊,組織依然持有一份乾淨的備份副本能夠復原。
- 系統層級安全性:對於資料保護解決方案來說,權限管理與存取控制機制不可或缺,IT管理者才有辦法依據使用者角色,設定不同的權限,確保非授權人員無法竄改或刪除備份資料。如果解決方案還能支援Windows AD或LDAP整合,IT人員更能便利設置和管理相關人員。
關鍵4:留心進階功能成為隱藏成本,首選透明計價模式
最後,相信成本是企業與IT人員極為重視的衡量條件之一,而最好的作法是從長期的角度來計算整體導入費用,並優先挑選透明、無隱藏成本的方案。
舉例來說,授權模式是主要會碰上的成本來源,企業應釐清解決方案是採用一次性購買還是訂閱制?以及授權範圍是否涵蓋所有核心功能?由於許多供應商會將基礎備份功能納入基本授權,卻把備份驗證、不可竄改儲存、異地備份等關鍵功能列為額外付費項目,代表組織在完善資料保護落實程度,不得不持續增加預算。
同時,根據Synology的《2025台灣企業資料管理大調查》,發現佔據企業資料成長原因的前兩名,正是來自資料保護與合規留存,這顯示擴充儲存容量的額外費用,將是整體成本上升的主因,因此隨容量計價的授權模式是否划算,得經過縝密的計算。提到資料儲存成本,IT人員也不能忘記將高效的資料去重複化技術,列為資料保護解決方案的必備功能之一,並留心該供應商如何定義其去重複化效率,或是否得採購更高階的硬體才有辦法大幅降低長期儲存成本。
結語
總結來說,在惡意攻擊、資安事件層出不窮,且資料量快速增長的挑戰下,企業想要打造高度資料安全韌性的體質,就得選擇同時滿足部署便利性、管理易用性、安全性及具成本效益四大面向的資料保護解決方案,才能長保持續營運,更是為了極度仰賴資料的AI技術等轉型之路,建立起堅實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