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全球品牌供應鏈對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及淨零碳排的需求增加,國際企業選擇辦公空間時,特別注重其節能、減碳、健康、永續的長期效益,對具有美國綠建築LEED認證、WELL健康建築認證,以及台灣EEWH綠建築標章之新型態辦公室需求逐漸增加,持續帶動市場成長。
(右圖)「皇翔臺北廣場」商辦建築周邊3D示意圖。
據信義全球資產統計,2025年台北市首季商辦平均租金2,672元,五年來漲幅約15%,站前西門商圈的「皇翔臺北廣場」漲幅22%,最高租金逾每坪3,800元;截至2025年5月出租率已達近50%,皇翔更預估,若滿租全年度租金將上看新台幣 6-7 億元。
SSDC綠建築設計顧問總經理陳重仁指出:「皇翔臺北廣場鎖定國際級客戶,具備LEED黃金級、WELL銀級以及EEWH黃金級三認證,節能減碳效益加乘,大大強化其競爭力,能為租戶提供長遠效益。」
皇翔臺北廣場打造 A級商辦,節水37%、節能20%
位在台北車站雙星計畫重點區域的「皇翔臺北廣場」,原為台汽客運台北北站舊址,皇翔建設原定與萬豪酒店合作開發飯店案,2020年受疫情影響衝擊旅宿業,而變更為商辦大樓。
皇翔臺北廣場於2024年完工,為地上23層、地下5層的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約56,899平方公尺(約17,000坪),定位為A級商辦大樓,只租不賣。2025年3月榮獲LEED黃金級認證,成為皇翔建設首個獲得LEED認證的實績。
SSDC國際認證部副總經理趙日新分析本案對應LEED各項指標的主要亮點:
- 在基地選址和交通(Location & Transportation)方面:皇翔臺北廣場位於承德路,與台北地下街直接相連,近三鐵共構的台北車站,為運輸發達的交通樞紐,同時能顯著減少使用者通勤所製造的碳排。
- 在用水效率(Water Efficiency)方面:選用節水衛生設備,整體節水達37%;雨水回收供澆灌替代自來水比例達100%。
- 在能源效率(Energy Efficiency)方面:(1)安裝能源管理系統,落實能源監測;(2)照明系統節能採用高效能LED燈具,大幅降低照明系統耗能密度(Lighting Power Density, LPD);(3)空調系統節能選用高效率冰水主機、高效率冷卻水塔、風扇變頻控制、節能送風系統等,整體節能效益超過20%。
- 在材料和資源(Materials &Resources) 方面:含回收成分建材與本地建材使用率接近20%。【註:台灣大部分建材原物料為進口,一般新建建築原物料採用台灣本地建材比率不到10%】)。
趙日新補充:「本案於各樓層租戶空間設置數位電錶與熱量計,以監測電力與空調冰水使用量,並將數據整合至中央能源監控系統。此系統可協助租戶取得碳盤查所需資訊,亦方便管理單位進行用量統計與費用分攤。透過長期監測與數據分析,亦有助於後續識別節能潛力,作為能源效率提升評估的參考依據。」
建築多認證成顯學,考驗顧問實力
因全球供應鏈的要求,初期申請LEED認證的業主以友達、台積電、聯電、高通等高科技產業為主, 近年來,商辦大樓、住宅類的比例逐漸上升,因應政策要求以及容積獎勵政策,多認證如台灣EEWH綠建築標章、美國綠建築LEED認證、WELL健康建築認證、智慧建築標章、建築節能評估標示BERS等的需求,與日俱增。
陳重仁分析道:「由於各類認證、標章增加,取得三認證、四認證甚至五認證的案子也增多,個別認證的目標與規範不同,如何平衡重疊及衝突的部分,著實十分考驗顧問的專業、經驗及整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