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築的永續新生~31年遠企大樓榮獲LEED黃金級認證

既有建築的永續新生~31年遠企大樓榮獲LEED黃金級認證
當「淨零碳排」成為企業永續目標,百行百業不可缺的「建築物」如何減碳轉型?如何成為企業實踐環境永續理念的關鍵之一?成為企業必須追求且克服的課題。

SSDC 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在今(2025)年4月協助已有31年歷史的台北遠企中心,成功取得 LEED O+M(Operations and Maintenance)黃金級認證,不重建、不大動硬體,既有建築依然可以變身國際級綠建築。
 
LEED O+M (Operations and Maintenance)既有建築營運與維護,是美國綠建築協會(USGBC)為營運超過一年以上的既有建築所設計的認證系統,聚焦於實際營運的建築表現。與著重在「設計」與「施工」,適用於新建築的 LEED BD+C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不同,O+M 更重視管理行為與系統運作的持續性。許多知名金融機構為提升建築能效表現、減少碳排量,旗下辦公大樓皆積極投入LEED認證,如2023年中國信託金融園區、2024年玉山銀行旗下六間分行,皆榮獲LEED O+M白金級認證。
 
遠東集團綠建築布局廣認證成果豐碩落實永續
遠東集團進行淨零碳排布局多年,新建築取得綠建築標章、既有建築的減碳變身,皆是其永續藍圖的重要策略, 2013 年台南撚織大樓舊建築改善工程取得台灣綠建築鑽石級標章、2020年遠傳雲端運算中心榮獲台灣綠建築鑽石級標章、2023 年遠東通訊數位園區 TPKE 辦公大樓奪 LEED BD+C 黃金級認證、2025年遠企大樓榮獲LEED黃金級等,集團綠建築面積逾50萬平方米。
 
「LEED O+M 認證版本允許建築所有者依據實際管理權責範圍,進行認證切分。」負責本案的SSDC國際認證部副總經理趙日新指出,台北遠企中心採雙塔式設計,包含遠企辦公大樓、台北遠東國際大飯與遠企購物中心,本案範圍聚焦於業主可完全掌控的9~41樓辦公大樓,排除較難統合的飯店與商場區域,不僅明確,也提升執行效率,更能提升辦公大樓在租賃市場的競爭力。
 
什麼是LEED O+M? 既有建築維護與營運四大重點
LEED O+M旨在透過良好的管理及持續的營運績效提升,降低建築對環境的影響並改善使用者福祉,重視實際運營數據,因此在不翻修、不大動硬體的情況下,透過長期改善與監測,已營運多年的既有建築依然有望取得認證。趙日新指出,LEED O+M 架構四大重點包括:
  1. 既有建築硬體性能改善、管理:針對現有建築設備與系統進行技術提升、設備汰換以及日常維護管理,以提高建築能源使用效率、節省水資源、降低營運成本,進而延長建築生命週期。
  2. 永續基地管理:透過環境友善的維護與管理方法,降低建築物周圍土地與環境受到的負面影響,同時改善環境品質、保護生態系統,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
  3. 綠色採購:為減少建築物內購買、使用和處置之材料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建築物日常營運採購的產品需制定環保採購(EPP) 政策,優先選用具有環保標章產品,包括燈具、辦公用品、年度總採購量前五大的產品類別,以及電器、視聽設備等耐久材。鼓勵採用再生材料製成的產品,或具認證的循環設計產品,促進循環經濟,並減少廢棄物生產。
  4. 綠色清潔:制定綠色清潔政策,包括化學品的安全處理和儲存指南、對危險物質洩漏的管理處置辦法,以及人員在使用化學品的操作、處置與回收教育訓練等。若委由外部承包商清潔建築,承包商也須制定目標和策略,落實節省能源、水與化學品。
 
遠企大樓以持續管理維護制度體現LEED O+M價值
遠東集團相當重視維護與更新遠企大樓設備與機能,「營運數據資料庫建置完備,持續更新,單一窗口對接,減少溝通成本,是本案推行順利的關鍵。」基於這樣的基礎,SSDC提出整合營運管理資源,驗證管理策略的優化空間,並推動多項優化政策,趙日新特別提到。
  • 硬體性能管理與改善方面:促進能源效率最佳化,包含建立完善能源管理制度,涵蓋每日電力與空調系統巡查紀錄、每月能耗分析與檢討、年度維保計畫實施與預知保養等;建置能源監控系統,涵蓋主要空調設備、動力系統與公共照明迴路等。
  • 永續基地管理方面:執行交通問卷調查,統計使用替代交通與共乘通勤比例,推廣綠色交通;使用有機肥料保護環境,並手動維護替代機具以降低基地維護設備之汙染排放,且以人工澆灌方式取代澆灌系統,以達到節水與減少設備支出。為降低光害,所有室外照明不能有上照的燈光,加裝燈罩。
  • 綠色採購方面:採購含有回收成份的影印紙、使用充電電池、雷射印表機碳粉夾重新回收再利用,並採購具有節能標章 ,例如EPEAT(電子產品環保評估工具)或Energy Star(能源之星)標章的電器設備。
  • 綠色清潔方面:導入綠色清潔用品採購,採購之總價需為年度總採購總價之75%。
 
資深A級商辦變身永續淨零建築的市場潛力龐大  
「比起大規模的改動,LEED O+M認證著重於驗證『你做了什麼?』、『成效如何?』。」趙日新指出,並非僅有新建建築能稱為綠建築,制度與管理才是讓既有建築獲得新生命的開端。相對LEED新建建築認證為永久有效,既有建築認證每五年需再認證,但對企業而言,LEED O+M 是一次盤點營運節能效率、資料透明度與治理邏輯的良機。
 
根據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侯文信於2023年12月舉辦「實踐不動產永續淨零與綠色金融論壇」中表示,台北市73棟A級辦公大樓中,20年屋齡以上比重已占5成,永續淨零建築的市場潛力龐大;而根據USGBC官網,截至2025年,全台獲得LEED認證的案例多達332件,但獲得 LEED O+M 認證的既有建築僅54座,更凸顯遠東集團在維護「高齡」31年的遠企大樓所展現的永續精神。
分享文章: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