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晶睿通訊「安全地圖」企業永續活動邁入第五年,團隊首次遠離城市社區,前進南投縣國姓鄉種瓜溪,攜手中興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環境韌性與永續」團隊,還有以AI大數據推動精準農業的合作夥伴DATAYOO悠由數據,展開「復育種瓜溪 生態安全地圖」任務。
晶睿通訊導入安防解決方案監測生態,成功捕捉到保育類動物食蟹獴覓食的珍貴影像;同時,號召員工移除外來入侵種、復育原生植物,並開挖生態池,持續將永續行動理念融入安防本業,從守護人類安全推展至守護棲地與生物多樣性。
「還地於溪」的行動願景,讓生態重生
2004年受颱風侵襲後,種瓜溪為防洪而築高牆、設固床工,但也形成阻隔和破壞生態系。多年來,護牆出現裂隙、基腳淘空和固床工鋼筋外露,反成安全隱憂。2018年,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許秋容與Peter Chesson 教授入住溪畔後,倡議用減法思維,以拆牆「還地於溪」方式兼顧防洪與保育,最終2023年促成台灣首宗由居民發起的溪流復育工程。目前由中興大學許教授等人所組成的USR團隊持續進行生態監測研究與棲地維護,晶睿通訊則透過「安全地圖」活動,投入技術與人力,共同守護這條重生的溪流。
安防科技助力復育,以行動實踐關懷
晶睿通訊總經理廖禎祺表示:「公司以『關懷』作為品牌催化劑,在2010年智利礦災時,我們的攝影機深入礦坑,記錄受困礦工的生命跡象,將畫面傳給救援團隊,為這場奇蹟營救盡一份心力。在澳洲維多利亞公園,我們運用 AI 解決方案,觀測菲利普港灣的海豹棲地,掌握漁線、繩索等潛在威脅。這次『安全地圖』活動,晶睿通訊攜手中興大學USR團隊,將關懷、守護社會安全的初心,轉化為對溪流生態系與野生動植物保育的投入,讓科技成為人與自然共好的基礎設施。」
晶睿通訊為種瓜溪導入安防解決方案,守護動植物與棲地生態。
築起安全棲息的家園,讓自然回歸生機
在中興大學USR團隊的指導下,晶睿通訊員工觀察水生昆蟲、原生植物與溪流變化,理解溪流復育拆除水泥護岸前、後對生物的影響。為加速當地生態復育,更分組打造生態池,並用竹筒為艾氏樹蛙建新家;同時整地清除外來入侵種植物含羞草、香澤蘭和象草等,復育葦草蘭、野牡丹、金銀花、紫珠、臺灣山桂花和月橘等台灣原生植物,以穩定水土和復育濱溪植被。連續五年參與「安全地圖」活動的工程師 Ben 分享:「能親手參與復育工作、為自然盡一份力,是身為晶睿人的驕傲。」
結合大數據監測,以科技深化企業影響力
晶睿通訊發言人暨企業品牌永續室處長謝邦彥表示:「『安全地圖』活動從鄰里社區、教養院、學校、歷史聚落,到種瓜溪,累積上百人次的公司員工一起健檢各場域、提出安全解決方案。透過這些實踐,我們將「安全」的定義從單純守護人,延伸至守護動植物與棲地,看見了安全的多元面向。未來,我們將持續號召產業跨界合作,以安防專業為基石,更廣泛地擴大社會影響力,創造更具包容性的安全價值與樣貌。」
今年,晶睿通訊更借助DATAYOO悠由數據的專業,透過其FarmiSpace PRO監測服務,使用AI作物監測系統,透過衛星光譜資料運算出的各項作物指數進行分析,提供中興大學USR團隊進行種瓜溪生態研究的數據基礎、以科學化方式掌握自然復育方向,讓科技成為助力。
企業攜手學界,共築產業典範
許秋容教授表示:「企業主動提案,並願意帶著公司同事親身參與,是實踐復育行動最具力量的表現。透過晶睿通訊的安防專業與志工投入,以及AI解決方案帶來長期生態監測,讓我們加速復原種瓜溪的生態系,讓更多人看見人與自然的共好。」此次棲地復育行動已有初步成效,晶睿通訊員工打造的生態池,很快地吸引澤蛙、蜻蜓、划蝽和龍蝨等生物入住。
晶睿通訊運用安防科技成為推動環境復育的重要力量,以實際行動詮釋「安全不僅是防護,更是守護」,持續透過創新與關懷,打造人與自然共存的安全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