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企業 ]找到 1228 篇文章 及 8 筆相關產品
  • 工研院創新園區揭牌啟用 以共創模式打造創新研發與產業化聚落
    為擴大鏈結產學研的能量,並加速新創育成,工研院日前舉行「創新園區第一期揭牌啟用暨第二期動土典禮」,由新竹市市長林智堅、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與院長劉仲明及相關產學研代表等共同進行啟用與動土儀式,同時展示產學研跨領域創新合作的成果,包括「海淡與水再生創新材料開發及驗證」、「智慧診間」、「3D列印設計服務共創平台」等三個創新實驗室,展現工研院與產業界及學界共同發展創新前瞻與智能化系統的研發能量。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12 / 21 / 2017
  • 「廠房安全監控智慧化管理新趨勢」研討會圓滿落幕
    為能讓高科技業者掌握AI與物聯網結合之下所帶來的新式智慧化安全建置與管理,法蘭克福新時代傳媒特於12月15日在新竹豐邑喜來登大飯店舉辦「廠房安全監控智慧化管理新趨勢研討會」,廣邀AI、機器學習、影像與人臉辨識等專業領域代表與會,探討能夠滿足高科技產業建置廠房時,低風險、低成本,以及高安全等需求的最佳解決方案。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12 / 18 / 2017
  • 微程式展現物聯網創新應用 點亮自行車產業價值
    2018台北國際自行車展前記者會日前於寒舍艾美酒店舉行,物聯網服務商微程式資訊(Microprogram)總經理吳騰彥受邀分享在自行車產業耕耘多年的成果。微程式專精於無線感測技術並具備軟硬體設計研發能力,與微笑單車合作的YouBike不僅成為台灣之光,也為傳統自行車添上物聯網翅膀。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12 / 14 / 2017
  • 如何讓企業自主安全檢查更容易?
    在全球經濟引領帶動下,各行各業應運而生,希望藉由投注資金獲取報酬的投資人也隨之增加。降低公司營運成本的同時保持市場的競爭力,是所有公司期望的目標,但是在採取決策的同時,符合法規的重要性及違規的風險仍然是首要考慮的因素。倘若企業發生弊端,投資人的資金不僅付之一炬,也會因為不相信公司財務報表,導致市場投資信心不足而造成經濟蕭條等嚴重影響。
    Editor / Provider: 台灣匡騰 | Updated: 12 / 13 / 2017
  • 深度學習促進智慧攝影機邊緣分析技術
    目前影像內容分析已經從後端伺服器逐步轉移到邊緣分析(edge analytics),雖然過程不算平順。然而隨著處理能力的改善以及深度學習技術的進步,智慧攝影機也開始具備前端邊緣分析能力。
    Editor / Provider: Eifeh Strom(a&s國際英文版特約記者) | Updated: 12 / 12 / 2017
  • 中華電信與USPACE合作 打造共享車位平台
    搭上全球共享經濟熱潮,中華電信與「2017 Hami軟體開發大賽」創新應用APP組冠軍USPACE攜手合作,透過APP結合智慧地鎖設備,打造共享車位物聯網平台,能有效將接收到的車位使用資訊與數據加以應用,以創新、革命性的營運模式,解決車位不足的問題,除可減輕維運成本、掌握與控制遍布各地的地鎖設備,也可讓車位主透過共享機制創造獲利。未來將透過IoT大平台協助政府與企業運用至未來交通規劃,攜手引領台灣產業進步。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12 / 8 / 2017
  • 人工智慧X安全科技 ‧ 開啟廠房安全新視界,12/15廠房安全監控智慧化管理新趨勢研討會盛大登場!
    在工業4.0,工業物聯網、AI、大數據…等新科技影響下,面對新製程、新競爭、企業人員流動之頻繁、營業機密外流等因素,高效率、智慧化的「安全管理」已成為高科技與製造產業提升新競爭力的首要目標。「廠房安全監控智慧化管理新趨勢研討會」於2017年12月15日在新竹豐邑喜來登大飯店舉辦,將探討如何透過或運用實體安全上之智慧化的建置,來輔助企業的安全,以致發揮高安全效能,進而滿足高科技廠房在安全智慧化所需高安全、低風險、低成本的最佳解決方案。
    Editor / Provider: Leo Huang | Updated: 12 / 6 / 2017
  • 物聯安全應用科技的晶片發展趨勢
    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的興起,加上安防監控智慧化、感知化,使得元件產業再度掀起一波新的應用發展,同時也為工業物聯網與車用電子帶來潛在商機。
    Editor / Provider: 張淂福(a&s資深技術顧問) | Updated: 12 / 4 / 2017
  • 哪些是企業容易忽略的安全風險評估?
    公司每個部門在檢視工作成效時都會訂立一套標準,安全部門也不例外。 以事故通報為例,若公司沒有收到任何事故通報,則代表公司的安全metrics every safety department should track措施做得很好。這聽起來十分合理,但事故案件數量並不能完全代表企業的安全狀況:其一,這些得到的數據無法完全有效預測企業的潛在危險,亦無法作為安全風險評估標準;其二,一些差點釀成的事故以及採取立即應變措施事件,通常不會被通報。然而,這些事故意外對於管理層全面瞭解企業的安全情況卻是十分重要的。
    Editor / Provider: 台灣匡騰 | Updated: 11 / 29 / 2017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