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創新服務 ]找到 57 篇文章 及 0 筆相關產品
  • 高雄深化縱向與橫向資源連結 快速翻轉城市工業園區風貌
    無庸置疑,這兩年來高雄市絕對是全國「翻轉」速度最快的城市!集中央與地方之力,無論是首個在開發前就完成交通建設的「橋頭科學園區」、被視為建構半導體S廊帶關鍵樞紐的「楠梓產業園區」,抑或是全國最大的創新試驗場域「亞洲新灣區5G AIoT創新園區」,都讓高雄市在「大南方大發展」的經濟戰略中發光、發熱。
    Editor / Provider: 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 Updated: 10 / 25 / 2022
  • 華電聯網以全新品牌形象「超乎想像(Ace for Any)」轉型為創新服務商
    華電聯網於2月22日舉辦《2022品牌記者會暨媒體餐敘》,宣布以全新品牌形象「華電聯網 超乎想像」轉型為創新服務商,從電信關鍵系統與寬頻網路建置、智慧交通等領域,推進至5G應用服務。未來5年,將因應市場趨勢與脈絡,重新定義5G資通訊、智慧應用、資訊安全與數位媒體四大領域,以深厚的軟硬整合實力與敏銳的市場嗅覺,協助企業客戶實踐數位轉型的未來。
    Editor / Provider: 華電聯網股份有限公司 | Updated: 2 / 22 / 2022
  • APEC國際健康照護數位轉型論壇 為高齡化、AI智慧醫療提解方
    8月11日由工研院舉辦為期兩天的「APEC國際健康照護數位轉型線上論壇」,邀請10個以上APEC會員體代表出席,共同探討政策、醫療、產業公私協力示範,並藉此展示遠距醫療創新服務模式之科研成果,供各國建置智慧醫療模型參考。
    Editor / Provider: 經濟部技術處 | Updated: 8 / 11 / 2021
  • 邁向數位轉型 台鐵局智慧鐵道資訊整合平台跨出第一步
    因應智慧鐵道發展趨勢,台鐵局於今(2021)年積極推動智慧鐵道資訊整合(IoT)平台的規劃建置作業,經過內部系統與需求盤點,已初步完成平台規劃構想,並計畫分兩階段委託專業團隊協助進行規劃及監督審驗,再進行系統建置。
    Editor / Provider: 台灣鐵路管理局 | Updated: 7 / 16 / 2021
  • 經濟部自駕科技落地新竹 高鐵接駁服務即將啟動
    經濟部4月12日展現創新自駕科技投入成果,促成新竹縣政府、科技之星、車王電子、銓鼎科技、工研院共同努力成果,啟動自駕電動中巴在竹北市區與高鐵間接駁服務,成為全台首創市區開放混合道路的實驗測試路線,也將是智慧交通公共運輸商業化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Editor / Provider: 經濟部技術處 | Updated: 4 / 13 / 2021
  • 5G釋照將滿周年,NCC攜手企業共創產業價值鏈與驅動數位創新
    我國首波5G行動寬頻業務競價作業於去(2020)年2月21日完成,各電信業者於6月底起陸續開台,不到半年時間,5G用戶已突破100萬戶,我國5G的發展以及普及率皆與世界先進國家齊頭並進。
    Editor / Provider: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 | Updated: 2 / 14 / 2021
  • 勞動缺口與低接觸服務需求 加速機器人產業應用落地
    因應全球高齡、少子化帶來的勞動力缺口問題,且面對後疫情時代「低接觸」服務型態的需求,再加上人工智慧、物聯網及影像感知技術的突破,服務型機器人的創新應用在不同服務領域逐漸成形。有鑑於此,經濟部工業局推動2020年「智慧創新服務化推動計畫」,結合資策會的研發能量及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TAIROA)的產業整合力,運用「以場域促動創新」 及 「以應用帶動產業」兩個策略主軸,來加速服務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Editor / Provider: 經濟部工業局 | Updated: 1 / 9 / 2021
  • 2020科技觀光得塔推進賽 突破框架再升級!
    在全球科技新創矚目下,交通部觀光局12月6日於世貿一館盛大辦理2020年「科技觀光得塔推進賽」(Tourism Innovation & Tech Awards)決賽暨頒獎典禮。儘管全球疫情嚴峻,本年度競賽仍成功吸引來自全球15國196隊科技觀光新創團隊,突破首屆12國140隊的參賽數量。
    Editor / Provider: 交通部觀光局 | Updated: 12 / 7 / 2020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