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小企業 ]找到 1267 篇文章 及 0 筆相關產品
  • AI硬碟邁向儲存未來之路
    在多磁碟系統中對於一致且穩定的儲存需求預期必然會成長,由於有更多的系統被部署,使用者無不致力於利用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從他們的資料中創造更高的價值。 BY the a&s Editorial Team
    Editor / Provider: 希捷 | Updated: 11 / 14 / 2017
  • 敬邀參與11/21「 AI引領智能安防新未來 全球趨勢解析 研討會」
    產業發展預測,未來4到5年內,安防將進入一個人工智慧高速發展的時代!2018年以機器視覺與深度學習為基礎的AI人工智慧階段已成形,而到2020年安全科技將全面進入數位智慧化,更強調智慧化應用的多元解決方案,以安全科技為核心,持續擴大與深度學習、智能辨識、ICT傳輸應用等科技結合,透過跨界技術整合提升市場價值,強化競爭優勢,安防也會藉此進入全方位行業智慧化應用時代。
    Editor / Provider: KathySu | Updated: 11 / 9 / 2017
  • 南科推AI Robot自造基地 打造國際自造重鎮
    由科技部南科管理局主辦的Maker Meets The Future自造未來影響力論壇於今(11/3)日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隆重登場,論壇特別邀請到全球自造圈大師TechShop Globel執行長Paul Duggan,分享自造創新如何影響現在與未來的經濟與生活。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11 / 3 / 2017
  • 創新自造基地計畫 加速產業自造能量
    國內自造者風氣尚屬起步階段,科技部望能透過園區的自造基地引領自造浪潮。於3月份推動至今,己集結99所學校、15個社群團體、11間學研機構和30家企業,冀能在目前努力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建構全國自造者大聯盟,並加強與國際合作。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11 / 1 / 2017
  • 如何選擇環安衛軟體?
    在企業經營中,員工不僅是維持營運的關鍵,更是為公司帶來豐厚利潤的重要資產,因此,員工安全成為各企業的首要工作。依據職業安全衛生法第37條第2項規定:任何與工作相關的致命性意外,雇主須於8小時內通報勞動檢查機構。 遵守嚴謹法規是一項持續的任務,同時為了因應各項法規的不斷更新,企業內部須訂定一套標準流程以確保符合法規要求。重視職安問題並鼓勵員工通報意外事故,是企業面對員工安全議題的第一步,而一套容易操作的環安衛軟體,則能夠協助企業輕鬆管理。
    Editor / Provider: 台灣匡騰官網 | Updated: 10 / 30 / 2017
  • 危機還是轉機?
    台達電子併購晶睿通訊一案引起業界的熱烈討論,此案看似安控業衰退又一實例,然而凡事皆應全面綜觀之。
    Editor / Provider: 李豐榮 | Updated: 10 / 30 / 2017
  • 利凌將於2017年CPSE安博會上發表新一代全景魚眼攝影機與4K UHD超高畫質網路錄放影機
    全球IP安控解決方案的製造商利凌企業,將在中國深圳舉辦的第16屆中國國際社會公共安全博覽會CPSE上,發表2017年新一代魚眼攝影機FR3362/ FR33C2與4K超高畫質網路錄放影機NVR5832。全景魚眼攝影機FR3362和FR33C2提供了De-warping影像觀看技術,不需解碼就可提供全景、雙全景和四分割視圖,一台攝影機就可達到360°全景監控。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10 / 23 / 2017
  • 掌握員工職業安全訓練?匡騰有方法!
    為了解國際間職業安全狀況,常用各國勞保理賠資料及重大職災發生件數來評估該國職業安全指數。根據勞保資料90-103年68萬6千多筆,以及重大職災資料98-102年1,883筆統計,職災前三大行業為金屬製品製造業、批發業及建築工程業;全產業重大職災媒介物前三名則為屋頂、屋架及樑。研究顯示,發生職災主要原因是不安全行為,而發生重大職災則為工作資歷少於5年者,在這群工作者中,常發生單位沒有辦理職安訓練。
    Editor / Provider: 台灣匡騰 | Updated: 10 / 19 / 2017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