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救援 ]找到 137 篇文章 及 1 筆相關產品
  • 從火場突圍到未來佈局:建東精工MOTIONNEX消防機器人的智慧進化之路
    當火焰升騰、濃煙密布,消防人員總是第一線衝鋒陷陣,冒著生命危險對抗火勢。然而,隨著科技進步,台灣的消防救災方式正在迎來革命性的轉變—由建東精工自主研發的「MOTIONNEX® FRT-509消防機器人」,正是這場轉型的代表性成果。
    Editor / Provider: 建東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 Updated: 4 / 22 / 2025
  • 大樓地下停車場消防滅火困境及解決~水霧系統應用
    集合式大樓建築物地下停車場內電動汽車、電動機車、高壓電設備、電纜線、瓦斯管、PVC塑膠管,一旦發生火災產生高溫,有毒戴奧辛不良氣體濃煙,避免閃燃爆炸災害擴大,如何有效防護解決至關重要。羽和公司創新研發先進技術,超高壓細水霧消防滅火系統,細水霧水分子粒徑小,應用於地下停車場不會造成水害,能克服有效改善目前地下停車場消防困境。
    Editor / Provider: 羽和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Updated: 3 / 10 / 2025
  • 臺灣防災科技的發展與應用(下篇)
    1999年的「921大地震」、2009年的「88水災」和2019年的「新冠肺炎」,無疑是影響台灣近30年來重大災害防救政策的重要里程碑。從1994年內政部消防署成立到921大地震之前,可稱為「災害搶救期」,1999年到2009年,可界定為「工程防災期」,2009年八八水災後到2019年為「風險避災期」,2020迄今則稱為「持續營運期」。本文從災害防救政策發展的軌跡,來探討防災科技的發展與應用,結果發現:「災害搶救期」(1994~1999年)防災科技的運用,著重在消防單位防火管理、資訊系統的建置,及傳統救災裝備的充實與應用;「工程防災期」(1999~2009),側重在救災通訊系統強化、震災現場搜
    Editor / Provider: 唐雲明 博士/中華民國消防退休人員協會總會 總會長 | Updated: 2 / 26 / 2025
  • 從新竹晴天匯大樓火警事件探討國內超高層建築物風險管理
    火場中消防人員面臨上百度高溫,突發狀況讓衣服燒融、面罩被濃厚焦油覆蓋的恐懼,這樣的情況,現場有什麼裝備能幫助他們從火場安全徹退?能幫助各類場所人員逃離火場為前提的滅火裝備,以及配置通過毒性檢測有利消防人員火場安全徹離應用的滅火器,在超高樓層建築物更須有嚴謹規劃,這是目前建築法規尚未規範部分,希望此次公安再次造成消防人員殉職悲痛事件能喚醒國人的重視。
    Editor / Provider: 亞太消防工程師學會 莊啟忠 秘書長 | Updated: 2 / 18 / 2025
  • 無人機救援新時代:基隆市消防局科技創新之路
    隨著科技的快速進步,消防單位的救災工作也逐漸走向現代化和智能化。在基隆市,消防局率先引入空中遙控無人機(UAV)以應對複雜地形和災害現場的挑戰。無人機救援的成功實踐,不僅顯示出科技救災的高效性,更為傳統的救災方式帶來了全新改變。
    Editor / Provider: 資料來源/基隆市消防局 整理/編輯部 | Updated: 12 / 18 / 2024
  • AI安防解決方案在野生動物保育的創新應用
    隨著森林被砍伐、海洋被汙染和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全球的野生動物群體正在快速消失中,相關的保育措施已迫在眉睫。以影像監控為核心的AI安防解決方案,能提供什麼樣的創新應用呢?
    Editor / Provider: 晶睿通訊(VIVOTEK)/編輯部整理 | Updated: 12 / 10 / 2024
  • 台南首創智慧海灘成果發表,智慧科技守護海域遊憩安全
    台南市政府11月9日於安平觀夕平台海灘舉辦「智慧海灘總體規劃成果發表會」,台南市長黃偉哲、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成大研究團隊等貴賓出席見證,揭示台南海域遊憩安全管理升級的嶄新里程碑。
    Editor / Provider: 台南市政府 | Updated: 11 / 10 / 2024
  • 中市公有停車場導入熱顯像儀、低壓細水霧科技,防範電動車火災危害
    電動車數量日益增加,為提供更安全的停車環境,台中市交通局於潭子區潭興立體停車場導入防災科技,試辦「熱顯像儀」及「低壓細水霧消防設備」系統,以期讓電動車起火的災害降到最低。並規劃未來公有立體停車場至少配置兩條可抵抗高達1,000°C的滅火毯,調整充電車格位置與間距,確保有適當的逃生及救援動線。
    Editor / Provider: 台中市政府交通局 | Updated: 10 / 28 / 2024
  • 面對災害場域複雜環境,通訊系統扮演關鍵角色
    隨著5G技術的迅速發展,通訊系統的韌性得到了顯著提升,尤其是在災害救援場域中架設5G專網,再結合TASSTA、Druid技術,已成為當前災害應變通訊的核心優勢。在全球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頻發的背景下,如何提升災害應變的通訊能力成為政府和救援機構的首要關注點。有效的通訊系統是應對這些挑戰的關鍵,特別是在災害場域中,如何確保指揮通訊的穩定性與高效性至關重要。
    Editor / Provider: 英菲達科技 | Updated: 9 / 16 / 2024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