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金融 ]找到 157 篇文章 及 2 筆相關產品
  • 經濟部4/30啟動「中小企業紓困振興行動櫃台」 全台巡迴
    因應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對國內政經社會造成巨大衝擊影響,協助企業突破僵局,經濟部整合工業局、中小企業處、商業司推出「中小企業紓困振興行動櫃檯」,為企業紓困振興提供一站式的諮詢輔導及協助服務,期能在有感、有效、及時的前提下全力協助企業度過難關。預計將規劃22場全台巡迴說明會,首發團從4月30日桃園市啟動,希望全面強化政府的服務能量,力挺企業。
    Editor / Provider: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 Updated: 5 / 1 / 2020
  • 善用安控科技,提升銀行管理及服務效益
    隨著物聯網(IoT)崛起,加上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自2015年起積極地推動「金融3.0政策」,讓民眾透過網路、行動裝置等管道就能處理多項金融服務,更揭示了現今銀行及相關金融機構必須兼顧實體安全及網路安全,並透過最新科技、相應產品/設備的整合應用,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安全風險,並進而找出安控的附加價值,提升整體管理及服務的效益。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V) | Updated: 4 / 30 / 2020
  •  自4/20起,體溫過高或未配戴口罩者,不得進入銀行及股東會場所
    為防治控制疫情需要,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金管會)經於4月17日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核示同意,公告自4月20日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解散之日止,進入銀行營業場所及股東會會場,實施量測體溫及要求配戴口罩。未佩戴口罩,或經連續量測二次體溫有發燒(額溫達攝氏37.5度或耳溫達攝氏38度者,禁止進入。
    Editor / Provider: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 Updated: 4 / 18 / 2020
  • 2020資安威脅與防禦(下):3大警示及防護策略
    當我們享受著Cloud、IoT、AI等新科技為個人、家庭及企業帶來的便利與好處時,駭客(hacker)們也正在加倍努力發動網路攻擊。面對2020年的資安現況,除了學習過去的經驗、持續將經驗深耕到專精外,也必須重視未來科技的趨勢走向、同步提供資安防禦手段。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3 / 23 / 2020
  • 北市「捷運東環段可行性研究」獲國發會審議通過
    台北市政府辦理之「捷運東環段可行性研究」1月6日獲國家發展委員會審議通過,北市捷運局將儘速展開綜合規劃與環境影響評估相關作業。東環段未來將與已核定的北環段、南環段以及將通車的環狀線第一階段形成完整的首都環型路網(一車直達),不僅能因應台北市東側廊帶未來發展需求,亦透過捷運串聯既有軌道路網,大幅提高北部區域民眾行的品質與便利。
    Editor / Provider: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 Updated: 1 / 7 / 2020
  • 交通部發表《2020運輸政策白皮書》 擘劃未來10年藍圖
    為迎接全球化變革、預見未來可能的挑戰,交通部長林佳龍責成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編撰《Koinonia:交通就是感動─2020運輸政策白皮書》,從人本交通思維出發,擘劃未來10年的運輸政策藍圖,於12月18日正式發表。
    Editor / Provider: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 Updated: 12 / 18 / 2019
  • 安防,不會被小看!
    美中貿易大戰已延伸至科技戰,隨著華為、海康威視、中興通訊等中國產品因國安問題而被美國限制採用,一場「安防科技戰」可能會是「國安戰」的前奏,如此一來,安防的大未來不容小覷,安防也不會被小看!
    Editor / Provider: 李豐榮(法蘭克福新時代傳媒副總經理) | Updated: 10 / 22 / 2019
  • NEC於「金融CIO高峰會」展示AI、人臉辨識及遠距離虹膜辨識技術
    NEC台灣參與9月20日於喜來登飯店舉行的「第九屆金融CIO高峰會」秋季場,NEC台灣金融解決方案事業群副總經理黃凱在高峰會中,以「數位新科技 金融即戰力」為題,與來賓分享NEC 在AI技術上的研發實績,現場也同步展示人臉辨識、遠距離虹膜辨識裝置,協助金融業者提供高安全等級的數位服務。
    Editor / Provider: NEC台灣 | Updated: 9 / 26 / 2019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