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關鍵基礎設施 ]找到 37 篇文章 及 0 筆相關產品
  • TWCERT/CC:5G時代下,資安的國際思維以及應變先機
    10月27日,由行政院資通安全處、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指導,TWNIC、TWCERT/CC主辦的「2020年台灣資安通報應變年會」以「超前部署,掌握資安聯防與應變先機」為主軸展開一連串的活動。
    Editor / Provider: 資安人 | Updated: 11 / 25 / 2020
  • 5G供應鏈產業如何因應資安法規新趨勢
    本文為行政院國家資通安全會報技術服務中心(技服中心)「資通安全法律及案例彙編」研究成果(2020年7月30日),整理了美國因應5G的相關法規及政策發展情形,期能提供公部門政策制定及產業投入研發與商務拓展資源時的參考,並對相關議題預做準備。
    Editor / Provider: 撰文/王偉哲(技服中心) 審閱/李婉萍(技服中心) | Updated: 11 / 17 / 2020
  • 漢威聯合VESDA產品從設計到工業應用
    工業設施為全球經濟生產各種基礎商品和服務,因此這些商業活動在每一項風險規避計畫中都將防範火災威脅視為生命線。一旦工業場所發生火災,不僅會威脅生命,還可能破壞關鍵基礎設施,影響業務連續性並對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Editor / Provider: 漢威聯合股份有限公司 | Updated: 10 / 21 / 2020
  • NCC推動5G的4大關鍵任務及5大應用場域
    近年來全球5G的技術發展、各國推動的政策、主要設備與運營商的布局等,一直是眾人關注焦點。政府亦大力推動「台灣5G行動計畫」,今年6月30日台灣5G商用服務更已正式啟動。其中,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簡稱通傳會、NCC)扮演著至為關鍵的角色。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9 / 7 / 2020
  • 台美共同發布「5G安全共同宣言」 宣示維護網路安全決心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主委陳耀祥、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與外交部部長吳釗燮於8月26日共同發表「5G安全共同宣言」,宣示確保提供一個安全、具韌性與可信賴的5G行動通訊網路生態系統。
    Editor / Provider: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 | Updated: 8 / 28 / 2020
  • NCC核准中華電信5G行動寬頻業務資通安全維護計畫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於4月1日第903次委員會議通過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中華電信)之行動寬頻業務資通安全維護計畫申請核准案。NCC表示,世界各國要達到數位國家、數位經濟與第四代工業革命的願景,發展策略之一都須以5G系統為發展基盤,NCC除督促業者加速網路佈建,也將同時督導業者確保5G行動寬頻之資通安全。
    Editor / Provider: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 | Updated: 4 / 1 / 2020
  • 打破疆界,善用資安聯防降低資安風險
    近年來,資安事件持續增加,攻擊手法也不斷更新,這不只有政府機構波及,甚至民間企業單位也受到高密度資安威脅的攻擊。面對不斷攀升的威脅,如何提前發現威脅,如何有效降低資安風險,一直是這幾年來大家共通的議題。
    Editor / Provider: 潘后儀 | Updated: 10 / 29 / 2019
  • 安防,不會被小看!
    美中貿易大戰已延伸至科技戰,隨著華為、海康威視、中興通訊等中國產品因國安問題而被美國限制採用,一場「安防科技戰」可能會是「國安戰」的前奏,如此一來,安防的大未來不容小覷,安防也不會被小看!
    Editor / Provider: 李豐榮(法蘭克福新時代傳媒副總經理) | Updated: 10 / 22 / 2019
  • 西門子攜手台德夥伴 力促產業人工智慧共構數位台灣
    台灣西門子與德國在台協會、德國經濟辦事處及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於9月12日共同舉辦「Smart∞ 2019臺灣永續峰會:以產業人工智慧共構數位台灣」,現場逾200位台德產、官、學、研等決策領袖出席參與,峰會特別邀請到總統蔡英文和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蒞臨致詞,總統蔡英文強調全力支持人工智慧,力促台灣成為智慧國家。
    Editor / Provider: 台灣西門子 | Updated: 9 / 12 / 2019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