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行政院 ]找到 281 篇文章 及 0 筆相關產品
  • 新北捷運2.0,淡海、八里輕軌「雙向接軌、一次施工」
    新北捷運進入2.0階段,淡海輕軌第二期為「七線齊發」路線之一,該先期工程已於今年6月開工,市長侯友宜7月18日前往工區了解施工情況,聽取淡海輕軌與淡江大橋路口銜接的整體規劃。
    Editor / Provider: 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 Updated: 7 / 19 / 2025
  • 國科會明年匡列1,601億元預算,聚焦五大信賴產業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7月16日召開第16次委員會議,除提報「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災害防救韌性科技」兩項方案階段性成果外,並說明2026年度政府科技預算先期作業,將匡列1,601億元聚焦半導體、AI、次世代通訊、安控與軍工五大信賴產業。
    Editor / Provider: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Updated: 7 / 17 / 2025
  • 循環建材的產業革命|生森木打造台灣首創「製造到回收」一條龍綠建材解方
    在淨零碳排成為全球趨勢、台灣建築法規持續升級的今天,「誰能提供可追蹤、可回收、可再製的建材」,誰就掌握了未來的競爭力。生森木(Sensenlife)率先在塑木產業中完成閉環設計:從再生材料製造、模組化設計、現場施工、到回收再利用,打造全台唯一獲得數位碳足跡與綠建材標章的塑木品牌,真正實現建材的全生命週期管理。
    Editor / Provider: 生森木綠建材(英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Updated: 7 / 10 / 2025
  • 從盤查難題到節能實踐:台科電科技協助中小企業完成能源管理
    隨著電價調漲、碳費上路,能源透明化與碳排管理已成企業邁向淨零的核心任務。面對營運與永續雙重壓力,越來越多企業選擇導入系統化能源管理,達成控管成本、符合 ESG 與碳盤查等要求。為協助企業系統化導入能源管理,台科電科技提出「能源管理三部曲」基礎觀念,將管理分為數據蒐集、用電診斷、策略落地三大階段。
    Editor / Provider: 台科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Updated: 7 / 7 / 2025
  • 政院通過「中部精密智慧新核心推動方案」,塑造全球領先的智慧製造中心
    為落實賴總統均衡台灣理念,行政院推動六大區域發展計畫,提升中部地區產業競爭力。6月26日行政院院會通過經濟部所提「中部精密智慧新核心推動方案」,透過結合在地產業特色與資源,以及公共建設均衡佈局,未來中部地區將延續在地發展動能,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智慧製造中心。 在台中打造精密機械與智慧製造中心、彰化為金屬製品與車輛零組件產業聚落、南投農業朝智慧化與精緻化發展、雲林則深化智慧養殖價值鏈等,
    Editor / Provider: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 Updated: 6 / 27 / 2025
  • 加速打造機器人製造聚落,台南將釋104公頃土地供廠商進駐
    行政院於5月15日拍板「AI新科技─智慧機器人計畫」,宣布「智慧機器人產業聚落」落腳台南柳營,意味台南將成為台灣機器人產業鏈南進的重要據點。台南市政府已規劃在柳營科技工業區與工研院六甲院區,建構機器人製造研發與試驗場域,並在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引進機器人人才培育與示範場域,透過研發鏈結、產業群聚與場域實證,打造大南方智慧機器人產業聚落。
    Editor / Provider: 台南市政府 | Updated: 6 / 7 / 2025
  • 港務公司攜手業界專家探索AI,翻轉港口營運新思維
    生成式AI技術浪潮來襲,加速企業數位轉型,為在這波變革中搶得先機,台灣港務公司4月18日下午在高雄港旅運中心舉辦「2025台灣港務公司AI應用暨實作研討會」,由董事長李賢義率公司高階主管參與,邀請包括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等業界專家,分享企業AI應用經驗,為港務公司高階主管構建AI應用專業思維,加速港務公司推動AI應用與數位轉型。
    Editor / Provider: 台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 | Updated: 4 / 19 / 2025
  • 臺灣防災科技的發展與應用(下篇)
    1999年的「921大地震」、2009年的「88水災」和2019年的「新冠肺炎」,無疑是影響台灣近30年來重大災害防救政策的重要里程碑。從1994年內政部消防署成立到921大地震之前,可稱為「災害搶救期」,1999年到2009年,可界定為「工程防災期」,2009年八八水災後到2019年為「風險避災期」,2020迄今則稱為「持續營運期」。本文從災害防救政策發展的軌跡,來探討防災科技的發展與應用,結果發現:「災害搶救期」(1994~1999年)防災科技的運用,著重在消防單位防火管理、資訊系統的建置,及傳統救災裝備的充實與應用;「工程防災期」(1999~2009),側重在救災通訊系統強化、震災現場搜
    Editor / Provider: 唐雲明 博士/中華民國消防退休人員協會總會 總會長 | Updated: 2 / 26 / 2025
  • 臺灣防災科技的發展與應用(上篇)
    1999年的「921大地震」、2009年的「88水災」和2019年的「新冠肺炎」,無疑是影響台灣近30年來重大災害防救政策的重要里程碑。從1994年內政部消防署成立到921大地震之前,可稱為「災害搶救期」,1999年到2009年,可界定為「工程防災期」,2009年八八水災後到2019年為「風險避災期」,2020迄今則稱為「持續營運期」。本文從災害防救政策發展的軌跡,來探討防災科技的發展與應用,結果發現:「災害搶救期」(1994~1999年)防災科技的運用,著重在消防單位防火管理、資訊系統的建置,及傳統救災裝備的充實與應用;「工程防災期」(1999~2009),側重在救災通訊系統強化、震災現場搜
    Editor / Provider: 唐雲明 博士/中華民國消防退休人員協會總會 總會長 | Updated: 2 / 26 / 2025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