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媒體
新聞
行業應用
技術交流
AI探索
趨勢觀點
產品
供應商
活動
a&s雜誌
登入
會員註冊
產品
供應商
文章
新聞
智慧安全
智慧建築
智慧運輸
智慧能源
消防&防災
智慧環安衛
其他
News in Asia
Market Report
治安/警政
交通
校園
金融
工業
醫療/長照
商業
建築
國土防災
其他
半導體/零組件
監視監控
出入口管理
AI/軟體
傳輸/通訊
儲存
辨識技術
IoT感測
嵌入式技術
自動控制
資訊安全
節能與綠能
消防防災
其他
焦點
治安/警政
交通
工業
醫療/長照
商業
建築
國土防災
其他
關鍵零組件
監視監控
門禁設備
防盜設備
對講設備
個人防身/警用設備
停車場設備
保全設備
傳輸/通訊設備
AI / 軟體
智慧建築
節能與綠能
主/被動式消防
環安衛
防災搶救
物聯智慧化應用系統
其他
關鍵零組件
監視監控
門禁設備
防盜設備
對講設備
個人防身設備
警用設備
停車場設備
保全設備
傳輸設備
通訊
軟體
智慧建築
節能與綠能
主/被動式消防
環安衛
防災搶救
其他
您現在位置:
首頁
>
文章搜尋結果
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防災預警 ]
找到
15
篇文章 及
1
筆相關產品
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分署-以智慧科技打造前瞻治水與防災機制
謝明昌強調,防災一定要先預警!運用智慧科技主要在於強化監控水情和防災預警機制,藉由手機簡訊、Line及細胞廣播服務(CBS)及時將災防訊息傳遞給該知道的人,並進一步告知該如何應變。近年來淹水感測器於地面上的布建已相當廣泛、應用也相對成熟,目前正快速進行於下水道的布建,希望擴大連結的淹水感測訊息能提供更前期的示警。而人工智慧(AI)的加入,不僅讓CCTV監控影像有了更精準的自動辨識與告警功能,也讓雨量預報和水情預警的研判更加精細(例如從每小時提高至每10分鐘)。未來智慧河川管理系統將導入更多分散式(邊緣)運算AI與物聯網創新科技,除了精進監控、預警通報效能,提升防災韌性,也期望能更多地應用於行政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4 / 15 / 2025
臺灣防災科技的發展與應用(下篇)
1999年的「921大地震」、2009年的「88水災」和2019年的「新冠肺炎」,無疑是影響台灣近30年來重大災害防救政策的重要里程碑。從1994年內政部消防署成立到921大地震之前,可稱為「災害搶救期」,1999年到2009年,可界定為「工程防災期」,2009年八八水災後到2019年為「風險避災期」,2020迄今則稱為「持續營運期」。本文從災害防救政策發展的軌跡,來探討防災科技的發展與應用,結果發現:「災害搶救期」(1994~1999年)防災科技的運用,著重在消防單位防火管理、資訊系統的建置,及傳統救災裝備的充實與應用;「工程防災期」(1999~2009),側重在救災通訊系統強化、震災現場搜
Editor / Provider:
唐雲明 博士/中華民國消防退休人員協會總會 總會長 |
Updated:
2 / 26 / 2025
AIoT智慧影像辨識於環境監測和公共安全之應用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逐漸成熟,以及高效能圖形處理器(GPU)等硬體設備的高速發展,AI 技術已廣泛應用於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辨識、影像辨識及各類產業領域。準線智慧科技以提供環境監測物聯網(IoT)服務為基礎,近年持續透過結合IoT與AI技術,為公共安全提供智慧影像辨識解決方案,並持續與許多政府單位共同合作研發應用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於防災預警、環境監測、運輸管理、智慧景區及輿情分析等場域及應用情境,本文就幾個實際案例與讀者分享。
Editor / Provider:
準線智慧科技(股)公司 |
Updated:
9 / 16 / 2024
0403大地震後民眾應提防事項
2024年4月3日上午7時58分,台灣東部海域發生一起芮氏規模7.2的強震,震央位於花蓮縣政府南南東方25.0公里,深度15.5公里。這起地震不僅是自921大地震後25年來最大的一次,全台灣甚至包括金門、馬祖都有明顯感受,尤其在高樓層的震感更為顯著。花蓮和平鄉錄得最大震度6強,其影響範圍廣泛,宜蘭、苗栗、彰化、新竹、南投、桃園及新竹、台北等地區亦感受到5級的震動。
Editor / Provider:
謝彥安(土木技師/全國建築安全學會常務監事/建品綜合管顧公司顧問) |
Updated:
4 / 3 / 2024
智慧防災預警系統:紅外線熱像測溫與AI的結合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發展,出現了越來越多應用在各行各業的AI技術。紅外線熱影像測溫不只能夠提供精確的溫度數據,其大量且即時的影像化資料,其實對於AI技術的導入十分有利。
Editor / Provider:
強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Updated:
3 / 20 / 2024
坡地防災智慧監測與時俱進 不只養護更要預警
由行政院災防辦公室指導,臺灣防災產業協會和地工技術基金會主辦,除了產學研界的參與之外,也邀請了各邊坡治理單位與會。行政院災防辦公室主任吳武泰表示,疾切希望能促進各治理單位的經驗交流,藉由彼此的經驗,能共同提升面臨維護管理與災害應變決策能量,減小災害發生的可能。
Editor / Provider:
社團法人臺灣防災產業協會 |
Updated:
7 / 17 / 2023
台灣與東協國會議員關係總會產業發展委員會、社團法人全國建築安全學會、防災數位治理協會,三方簽屬產業合作備忘錄
台灣與東協國會議員關係總會產業發展委員會、社團法人全國建築安全學會與防災數位治理協會今(4/27)日在南港展覽一館「2023台北國際智慧物聯建築與居住空間應用展」之「新世代建築安全研討會」現場,簽屬「三方產業合作備忘錄」。三方組織分別由莊沛恩會長(左3)、高士峯理事長(右2)、林奇鋒理事長(右3)三人為代表簽屬,並由前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周國祥主任(右1)以及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兼任副教授鄭錦桐博士(左2)為見證人,見證三方成功搭建彼此產官學研交流之合作平台。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現場有近100位貴賓蒞臨觀禮,見證此歷史性的一刻。
Editor / Provider:
防災數位治理協會 |
Updated:
4 / 27 / 2023
中央氣象局與新北市政府合作推動地震防災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與新北市政府副市長謝政達於12月15日簽署「地震預警合作備忘錄」(右圖),共同推動地震防災預警工作。
Editor / Provider: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
Updated:
12 / 15 / 2021
地震來襲當下與之後-國震中心力推地震速報與應用
3月29日由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NARLabs) 所舉辦之複合式地震速報防災應用展,複合式地震速報服務結合國震中心之現地型地震速報系統,以及中央氣象局之區域型地震速報,於地震發生後迅速傳遞資訊。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4 / 1 / 2021
「臺灣東部海域地震與海嘯海纜觀測系統」正式啟用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以下簡稱氣象局)日前建置完成「臺灣東部海域地震與海嘯海纜系統」,今(31)日在蔡英文總統、科技部吳政忠部長、交通部林佳龍部長及教育部林騰蛟次長、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等貴賓親臨見證下正式啟用。
Editor / Provider:
中央氣象局 |
Updated:
1 / 19 / 2021
1
2
Next >
Last 》
4大電子報,免費訂閱!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
供應商新聞
Z-COM 智捷科技
智捷科技 Earth Day 2025 特刊 地球力 · Our Power, Our Planet
04/23/2025
主向位科技
主向位科技推出新一代L2+網管型2.5G乙太網路交換機 - QSW-4624CM & QSW-4416CM
03/28/2025
經濟日報
高乾機械參與經濟部產發署「低碳轉型輔導計劃說明會」高雄場
03/11/2025
u-blox
u-blox 與英特爾合作提升 vRAN 的時間同步
03/08/2025
iDS安防雜誌
燦金協同Indusvision共同拜會終端用戶,攜手推動工業防災概念 CCTV 2.0
01/0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