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APP ]找到 305 篇文章 及 8 筆相關產品
  • 有害氣體預知警報 靈敏幾乎0誤報
    有感於火災及中毒事件頻傳,顯見消防安全設備對保護生命財產相當重要,橙信科技集結國內四所公私立大學,所研發出的「橙信災害預警器」,可在短時間有效偵測有害氣體(已燃及未燃氣體),提前預知警報外,輔以APP程式及GSM系統,可符合現行大眾對於防盜及求救需求,集結防災、防盜、求救三項功能合一。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6 / 16 / 2020
  • 如何挑選AI影像辨識技術與合作夥伴?
    科技產業都是技術先行,通過商品化、市場教育、再逐步落實到場域應用,其中經銷商、工程商和SI等通路商在市場推廣和落地應用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在這麼多的AI影像辨識演算法和產品中,通路商們又該如何選擇才能真正適用於自己的解決方案、進而滿足客戶需求呢?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V) | Updated: 6 / 11 / 2020
  • 結合AI人臉辨識的全IP對講系統應用實例~雲賀5G日式飯店宅
    近年來涵蓋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的AI人臉辨識技術發展越趨成熟,在監控、門禁等系統的應用也已相當多元化,而若將AI人臉辨識技術融合進大樓對講系統當中,在智慧建築應用上更可說是一大突破!本文介紹將此一智慧建築解決方案應用於雲賀5G日式飯店宅實例,與各位讀者分享。
    Editor / Provider: 優美達國際 | Updated: 6 / 8 / 2020
  • 工研院以科技力助北醫打造「零接觸式防疫科技平台」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來襲,第一線醫護人員負擔沉重。為提高醫療照護效率、降低醫護人員感染風險,工研院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攜手合作,率全國之先在類負壓隔離病房中導入由工研院開發之「非接觸影像心律偵測」及「物聯網智慧閘道器」(IoT Gateway)兩項技術的「零接觸式防疫科技平台」,以非接觸平台、24小時遠距互動醫療、醫療整合戰情室3大優勢,有效降低醫護人員負荷,成為防疫期間的照護利器。
    Editor / Provider: 工業技術研究院 | Updated: 5 / 1 / 2020
  • 中央偕同地方防汛整備 齊提升防救災能量
    因應汛期即將來臨,經濟部水利署4月16日以視訊方式召開「經濟部109年防汛整備座談會」,邀集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水利首長共同進行防汛經驗交流及座談,以強化中央與地方政府協調聯繫、深化合作防災共識及作為,全面提升防救災能量。
    Editor / Provider: 經濟部水利署 | Updated: 4 / 16 / 2020
  • 做您車隊的「財務長」 車麻吉提供從用戶端到企業端的車主體驗
    《車麻吉》團隊一直致力於提供車主更好的行車體驗,過往除了透過車牌辨識技術首推車主行動支付外,也針對企業的車隊管理提出解決方案,串起多家產業龍頭。2020 年 1 月以「做您車隊的財務長」為核心,宣布為和雲 iRent 導入車隊商務方案,提升車主在 iRent 的租車體驗,享受無現金無票卡的支付流程,同時增加 iRent 在車隊的營運管理效率。
    Editor / Provider: 《車麻吉》 | Updated: 2 / 21 / 2020
  • 威聯通推出QVR Face智慧人臉辨識分析解決方案
    威聯通科技(QNAP® Systems, Inc.)2月18日推出全新智慧人臉辨識分析解決方案QVR Face,其奠基於QNAP NAS內建的AI應用程式,可整合RTSP串流攝影機與API介接第三方系統,協助用戶以精簡的預算與極為簡便的方式打造高效能的人臉辨識系統,適合部署於企業辦公室、住宅社區、研究機構,以及零售店面等場域。
    Editor / Provider: 威聯通科技(QNAP) | Updated: 2 / 18 / 2020
  • 談「在席偵測系統」建置和營運優勢(上)
    近年來各縣市政府積極推動城市的智慧化發展,智慧停車也成為主要項目之一,尤其是「路邊智慧停車」更能讓市民「有感」,也使其受到廣泛的關注。本文作者以全台最大單一市區路邊智慧停車案場——台中市7,000個路邊停車格為例,說明其採用無線感測技術「在席偵測系統」的營運優勢。
    Editor / Provider: 張世模(尼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 | Updated: 2 / 4 / 2020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