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neywell工業安全事業處港澳台總經理彭寶展表示,未來的製造企業如果還是只著眼於生產產品,而不採取積極舉措建構物聯網平台,不能善用這些產品產生的資料,那就會錯失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的寶貴機會。
互聯開啟無限可能
全方位整合的安全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能夠為工業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不僅能夠實現設備與資產的智慧互聯、資料管理和現場控制,還可實現大數據分析和智慧協同,大幅提升生產力。這正是得益於物聯網和大數據「平台」的建構 — 運用統一的平台協同標準來開發軟體和應用程式,收集、整理和分析各類產品的相關資料,以便快速且更低成本地進行產品升級或開發新功能和新服務。單獨的產品透過「平台」實現互聯,形成「1+1>2」的效應。
此外,物聯網和大數據「平台」的出現讓工人也日益融入互聯平台。例如,在未來的互聯工廠裡,作業人員的可攜式設備可以即時地與指揮中心進行資訊和資料交流,即時且便捷地參與整個廠區的監測和操控。
彭寶展表示,傳統製造業的工藝越來越精密化,工業設施和操作過程也日益複雜,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未來不僅要著眼幫助提高生產效率,同時也要關注於過程的安全性、可靠性。此外,物聯網還將給工廠管理人員和工人帶來全新的工作體驗,藍領和白領之間的界限未來將日漸模糊。
互聯轉變人才結構
任何的變革,追根究柢是人的變革。相對應的,物聯網在工業領域所帶來的深層變化還呈現在其人才結構的轉變。物聯網給工業帶來了「互聯網思維」,對IT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以前很少或者根本沒有IT需求的崗位也將增加對IT方面的人才的需求。例如,傳統工業中的機器操作員將不僅僅是提供體力和技術,可能更需要有與智慧設備互動的能力。
Honeywell港澳台人力資源部總監麥惠儀認為,物聯網對工業工程師、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工程師、工業電腦程式設計師、工業使用者介面設計師等職業的需求日益增加,人才結構較之傳統工業將有很大不同。
軟硬結合成就核心競爭力
目前工業界和物聯網雙向融合的趨勢日益顯著,大批物聯網企業大舉進軍工業領域,眾多工業企業也正積極擁抱物聯網。彭寶展指出,相較於軟體和平台見長的物聯網企業,傳統工業企業擁有豐富的產品知識、產業經驗、工藝知識、廣泛的用戶基礎和深入的技術支持是其優勢所在。」
同時,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未來在幫助提升效率的同時,也會更加注重安全。效率和安全其實相輔相成,隨著以即時檢測和快速網路傳輸為基礎的安全物聯網理念興起,企業可以通過為工作者提供可穿戴的互聯裝備,對工作者的狀態進行即時感知,在確保作業安全的同時,還可以有效評估和改進作業表現、提高作業效率。
萬物互聯時代,物聯網對傳統工業形成新的挑戰,也帶來新的機遇,軟硬體相結合、效率和安全並重將成就未來工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助力企業成為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領航者。
資料提供:Honey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