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少子化衝擊,讓營建業遭受嚴重勞力短缺衝擊,產業轉型勢在必行。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應用推廣部經理/主任工程師李明澔指出,應用建築資訊建模(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技術,在建築工程各個階段來協助營建產業升級,是世界發展趨勢,也是我國營建業未來向數位轉型發展的最佳解決方案。
建築產業數位轉型浪潮正加速來襲
除了少子化、高齡化社會帶來的人力短缺問題外,李明澔指出,目前已成為全球共識的ESG永續和淨零碳排趨勢,也不斷催促著建築產業轉型與升級。因此,建築中心長期推動BIM,除了參與相關技術研究外,也在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指導下持續強化人才培訓,協助落實BIM導入實際建築程序。
李明澔表示,數位建築技術能帶來諸多效益,以預鑄外牆為例,它免除了傳統工班搭鷹架所需的人力、時間、金錢、空氣污染等眾多成本,只需要從工廠到現場的搬運和相對簡單的吊裝,長期來看,是相當值得建築產業投入的新技術。其次是資訊的整合,透過將社區、城市乃至於多個縣市的地環環境、建物模型資料都匯聚到單一平台上,而後用AR、VR、MR加上雲端等技術,未來或許能經由網路獲取即時資料,在地震、風災或水火災等災害發生時,幫助掌握受災地人員和環境訊息,迅速做出應變決策。
落實建築數位轉型需及早建立制度規範
然而,在建築數位轉型之路上,目前最大挑戰仍在於尚未建立所需的制度和規範。李明澔指出,過去所有的建築管理都是實體的,一旦要將所有建築資料數位化,牽涉到的不僅是資料如何取得、取得的難度,還包括CDE環境建立的政策標準、費用如何計算、3D資料竣工成果交付內容的格式標準等等。
李明澔舉例道,他曾在美國見到政府付費向民間購買建築的BIM服務,這樣做確實有助提升民間自發性提供資料的意願,幫助建立完善的數位建築資料平台,但這部份還需中央和各縣市政府溝通,尚需時日。其次是技術面的資訊格式,以及後續資料的應用途徑,都需要完善的規範,一旦這些規範制定完成,後續推動步伐也將水到渠成。
台灣建築中心長期協助政府推動相關政策,接下來也將持續協助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推動BIM技術、預鑄工法等相關技術工法,加速推動建築數位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