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將突破限制,開啟營建工程溝通里程碑

BIM將突破限制,開啟營建工程溝通里程碑
營建業的資訊革命—BIM(建築資訊模型)已推動了約20年,但至今BIM資訊的傳遞往往仍需要一道額外轉譯的過程,耗費更多資本,帶來的價值卻打折了。本文以Revizto(右圖)為例,說明BIM協作平台如何讓資訊整合化且更具效率。
 
西元1517年, 生於今日德國境內的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發表《九十五條論綱》,這一宣告帶動了西方世界的第一波社會改革,也間接啟動了現代化的進程。而在這場轟轟烈烈的改革背後,是由印刷術的普及化承載著。印刷術加速了資訊傳遞的速度,讓訊息如野火般的擴散,改變了讀者的思維,也推動了歐洲社會文化的變革。

回到2024年的今天,以臉書、YouTube等平台為代表的網路2.0已經出現了近20年。今天的社會已經是一個可以不受地域限制、透過多媒體進行多向溝通的時代。這造就了許多內容創作者,資訊的流動如同金流,流量也為他們帶來重大的價值。
 
透過協作平台,BIM將更具效率
營建業的資訊革命,也以BIM(建築資訊模型)為稱號推動了約20年。如今在台灣,BIM的應用科技非常廣泛,從物件資訊、性能模擬、施工時間線模擬、估價計算到蘊含碳計算。BIM科技發展帶來的是高技術需求、高資本需求、滿足高度專業需求的新工作流程,但是回歸到最基本的溝通需求,往往還是回歸到圖紙、表單、Line等BIM科技之外的媒介。離開工作站以後,BIM面對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技術門檻太高,非技術人員不會使用。上從高階經理,下到工地師傅,更不用說攸關一個營建專案成功與否的客戶以及使用者。往往BIM資訊的傳遞都需要一道額外轉譯的過程,耗費更多資本,但帶來的價值卻打折了。

就如同在社群媒體上,資訊最大的價值來自於它的流動性,越多人能夠與之連結並產生溝通,所產生的價值就越高。同樣道理也適用於BIM,透過協作平台可以讓資訊整合化,更具效率、降低所需的時間成本,而現在BIM協作平台的翹楚就非Revizto莫屬!

Revizto的字根是拉丁文reviso,含意是視覺的重新審視,並用isto強調了對地點的指向性。用白話文說,就是「檢查這裡」的意思。2008年創立於瑞士、研發中心設在德國的Revizto以成熟的產品架構,受到各大國際品牌的青睞。事實上,全球最頂尖的25家工程顧問中,就有20家使用Revizto。另外如Belfour Beatty、Bouygues等國際知名營造廠以及德國西門子、美國史密松寧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紐西蘭奇異鐵道等業主,都使用Revizto作為專案的BIM資訊協作平台,這使Revizto在全球有將近30萬使用者。
 
▲ Vinicius-Brasil-NASM
(Credit: Photo by Vinicius Brasil on Unsplash)

 
Revizto目標:給營建團隊對的工具讓工作一氣呵成!
為什麼Revizto會如此成功?其中的關鍵在於它的設計理念。引述Revizto創新長傑森・豪登(Jason Howden)的話,「Revizto最大的目標是賦予營建團隊對的工具,讓工作得以一氣呵成。」Revizto幫助各個層級的團隊成員,讓他們能隨時隨地做下最好的決策。從以下兩個案例便能理解:
 
美國史密松寧學會:Revizto最大優勢為直觀易懂的介面
美國史密松寧學會相當於美國的國家博物館,其組織下轄有21座博物館、21座圖書館、國家動物園以及數座研究中心,學會從2013年起就開始使用Revizto管理營建專案。史密松寧學會規劃設計總工程師麥可・可蘭佐(Michael Carrancho)在一次的專訪中分享,Revizto最大的優勢在於直觀易懂的介面。可蘭佐舉例,學會透過Revizto幫助技師們了解他們的施工環境及任務指示。Revizto允許了資訊民主化,而學會也確保合作廠商能更順暢地完成任務。

除了用於資產管理,學會也利用Revizto幫助利害關係人認識、了解即將施工的建築環境。可蘭佐分享到,在美國國家航空太空博物館(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整建工程中,學會大量使用Revizto進行設計及施工的協調工作,包含邀請維護單位一起參與前期的沉浸式設計/施工(VDC)檢討會議。讓可蘭佐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次的VDC會議中,當BIM經理帶領團隊進入機房不到30秒,技師們異口同聲地說:「那個鍋爐需要旋轉180度,因為維修區在另一邊!」而在過去也曾發生施工時未發現,導致後續維修困難的經驗,展現了Revizto在協調上的價值。

在另一個專案中,學會邀請最終使用者加入VDC會議,一開始團隊以Sketchup模型進行展示,之後更進一步使用了85吋大銀幕進行虛擬導覽,但這兩次嘗試都沒有觸及到使用者。最後學會找來了一組HTC Vive讓使用者模擬自己每天執行的工作,模擬完後使用者說:「這設計完全不能用!」之後根據那場會議使用者提出的意見,將該區域的設計做了全面檢討。

可蘭佐總工程師分析,史密松寧學會做為業主使用Revizto的優勢在於,因為直觀易懂的使用者介面,學會可以自行擁有Revizto的權限、自行擁有設備、自行管理VDC進度以及專案執行方針的自主權。除了用於營造與管理,學會也需要舉辦募款活動。而利用Revizto所做的VR導覽可以讓贊助人更快地了解學會正在做什麼,不再是單向的提供資訊,而是沉浸式而且可互動的體驗,讓募款活動更具有渲染力及說服力。
 
KPF建築師事務所:Revizto三大特點完善建案管理流程
另一方面,Potomac案例位於紐約中曼哈頓的前Far ley郵務中心,是知名科技公司的新辦公據點,本案由美國知名建築師事務所Kon, Pederson, Fox Associates(KPF)設計。該案的亮點之一是透過策略性的選擇低碳建材,達成比基準案減少了25%的碳排放。KPF分享Revizto流線化設計流程的經驗,而其中可歸納成三大重點:

一、透過人性化界面,讓BIM資訊成為溝通渠道
KPF副總監夏農・海耶斯(Shannan Hayes)點出圖說與標註追蹤一直是非常費力的一個工作環節,尤其在圖紙列印管理以及來自各方不同的紅筆標註,往往需要費盡心思確保所有意見都有回覆。而Revizto不只可以從常見的BIM軟體或CDE平台匯入圖說做統一的雲端管理,還能將標註意見設為議題進行追蹤管理。另外,本案為既有建築再利用,現場資訊透過光達掃描後上傳至Revizto與3D設計模型疊合,讓團隊成員在新冠疫情期間透過遠端進入Revizto進行量測及標註等協調工作。

二、利用議題管理,重新定位了工作焦點
Revizto在2013年就推出了雲端議題管理功能,經過10年不斷地改良,這項功能已成為Revizto用戶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據海耶斯副總監觀察,本案中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Revizto查看議題的進度。議題管理能確立權責分工,並達到視覺化管理;而議題的協調則透過通訊功能完成多向溝通及資料、圖片和標註意見的分享,讓所有協調過程都紀錄在單一平台內。這些功能減輕了管理需付出的精力,且利於建立稽核軌跡,可便利且快速地於日後進行調閱。

三、確立VDC會議重心,提升會議效率
透過Revizto,KPF的團隊找到了VDC會議的重心。會議聚焦在檢視工作清單、追蹤議題進度、查看團隊成員的工作量以及當場指派工作,這大大的提升了會議效率。透過Revizto所提供的工具,以及直觀易懂的使用者介面,能快速地建立制度,降低系統導入及維護的成本。
KPF協理珍妮・馬丁(Jenny Martin)發現,使用Revizto與過去其他軟體最大的差別在於,各方都可以不停的留意見,但不需要經過一次又一次、來來回回的圖紙準備及等待意見回覆。它可以將所有的意見集中在一處管理,留下專案歷程,並且省下許多的時間。
 
Revizto首次正式引入台灣市場
由以上兩個案例即可發現,Revizto的用戶都有相當深刻的使用體驗,並且從實務經驗中找到的不僅僅是Revizto帶給團隊的價值,更找到了BIM帶給團隊的價值。透過Revizto,BIM不再是少數建模師的事,而是整個團隊、甚至包含外部利害關係人都能參與其中。
當然,僅靠好的產品還不足以協助組織導入新系統,第一次的系統導入也需要知識及技術支援從旁協助。坂檐科技工作室首次正式將Revizto引入台灣市場,帶著多年累積的國內外BIM實務經驗、品質管理系統以及對產品的充分認知。而Revizto進入台灣市場,正代表著台灣的BIM趨勢將走出工作站、進入人群,讓BIM真正成為營建產業日常工作的常態。
 
欲了解更多Revizto的訊息,請掃描下方QR Code加入坂檐科技官方臉書:

 
分享文章: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