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已有近 2.5 億平方英尺(約2,322 萬平方公尺)、遍及 47 個國家、750個項目採用 LEED + WELL Streamlined Certification(簡化認證),這股潮流正在重塑建築的價值觀,標誌著一場「以人與地球為核心」的新革命。
今(2025) 年 6 月 16 日,國際 WELL 建築研究院(International WELL Building Institute,簡稱 IWBI)於日本東京舉辦的「IWBI氣候與健康峰會」上宣佈,自2023年4月與USGBC美國綠建築協會聯合推出 LEED + WELL Streamlined Certification(簡化認證)以來,全球已有近 2.5 億平方英尺(約2,322 萬平方公尺)、750個項目採用,遍及 47 個國家。
其中,超過 100 個項目,面積1,500 萬平方英尺(約1,400萬平方公尺),已通過該路徑成功取得LEED及WELL雙認證。這股潮流,正在重塑建築的價值觀,標誌著一場「以人與地球為核心」的新革命。
IWBI總裁兼執行長Rachel Hodgdon強調:「人類健康與地球健康息息相關,企業同步追求全球綠建築與健康建築的需求日益增長,LEED + WELL Streamlined Certification精簡流程的成功,正是市場領導者將「人」與「地球」同時置於優先位置的體現。」
雙認證合流:從競合到共生
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自 1993 年由 USGBC 推出以來,已成為全球最廣為使用的綠建築評估體系。它以能源效率、碳減排、用水效能、廢棄物管理與生態保護為核心,強調建築的環境責任。而WELLH Healthy Building Standard由IWBI於2014年推出,專注於室內空氣、水質、光、聲環境、熱舒適、心理健康與員工福祉等面向,強調以人為本的建築價值。
近十年,全球具指標性的商辦大樓、追求ESG永續的企業主,在2025淨零碳排目標驅動下,已自主性地取得LEED及WELL國際雙認證,例如:仲量聯行(JLL)位於韓國首爾汝矣島「IFC Seoul首爾國際金融中心」的頂樓辦公室、摩根大通(JPMC)位於新加坡CapitaSpring辦公室、香港太古坊一座(One Taikoo Place)、中國上海恆隆廣場、日本東京森大廈(Mori Tower)與虎之門之丘商業大樓,以及台灣的台北101、台北世貿國際貿易大樓;而甫落成的皇翔台北廣場,興建中的台北雙星、海悅國際大樓,皆以LEED和WELL雙白金為目標邁進。
SSDC綠建築設計顧問總經理陳重仁指出:「過去,若業主計畫取得LEED與WELL 認證,往往需要準備兩套文件,進行兩套流程,耗時又費力。因此,LEED + WELL Streamlined Certification的誕生,有助於提升業主同時取得LEED + WELL的意願,顯得格外重要。」透過資料共享、對齊評估指標,讓項目能夠在一次流程中同時追求雙重認證,大幅減少行政負擔與重複工作;讓業主及項目團隊能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同時實現永續與健康的雙重目標。
Streamlined Certification的優點與價值
USGB執行長Peter Templeton表示:「透過更緊密的評估系統對接,企業及項目團隊能夠以更具野心的方式推進其永續與健康目標,以及展現其在建築環境中的卓越承諾與領導力。」例如,LEED O+M(Operations and Maintenance)適用於注重營運改進的既有建築項目,其26個得分點中約有四分之一與室內環境品質相關,可對應WELL指標中的空氣、光、材料等與居住者健康和福祉要求。IWBI與USGBC整理提出LEED + WELL Streamlined Certification優點如下:
1、時間與成本效益
.一次提交即可雙向使用,減少重複文件與人力。
.縮短審查週期,加快專案落地。
2、 品牌與市場競爭力
.擁有雙認證的建築,能在 ESG 報告與市場推廣上展現差異化優勢。
.成為吸引投資、員工與租戶的重要標章,提升租金溢價率。
3、政策與城市發展的契合
.符合各國脫碳與健康政策趨勢,有望爭取補助與投資支持
4、 跨領域合作契機
.需要能源工程師、設計師、健康顧問等跨專業合作,推動產業知識融合。
LEED + WELL的雙認證已成為國際間衡量建築價值的常態與指標,它不只是建築的技術挑戰,更是企業在品牌、人才與投資市場中,展示永續實力的一張名片。
陳重仁說道:「A級商辦鎖定外商、國際品牌客戶,符合其總部ESG及節能減碳策略,是必要條件;加上政府的政策要求,在台灣的A級商辦同時具備LEED、EEWH、BERS、WELL、智慧建築多認證,已是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