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垂直綠化蔚為風尚,臺北市「綠容率」政策2026年元旦正式上路!

建築垂直綠化蔚為風尚,臺北市「綠容率」政策2026年元旦正式上路!
台北市政府於今(2025)年7月29日修訂通過《臺北市新建建築物綠化實施規則》,其中「綠容率」將於明(2026)年1月1日正式施行。
 
(右圖)義大利建築師Stefano Boeri設計,位於米蘭的「垂直森林」(Bosco Verticale)。

本次修訂增加「綠容率」、「等效綠覆面積」與「立體綠化設施」等三個子項:
  1. 綠容率:加遮蔭效果,減緩都市熱島效應。
  2. 等效綠覆面積:透過植栽遮蔭係數計算綠容率。
  3. 立體綠化設施:規定設置於陽臺或露臺外緣,深度不得大於2公尺,其中立體綠化設施綠覆面積應達90%以上及相關結構安全等規定。
臺中市於2018年頒布《臺中市鼓勵宜居建築設施設置辦法》,已成就相當於7.3座文心森林公園。在「綠容率」加入臺北市之後,期待每年增加5萬平方公尺立體綠化設施及1.5萬棵喬木,可以促進達成降溫2℃的目標,完成臺北市降溫城市計畫法令架構最後一塊拼圖。
 
建築垂直綠化,全球蔚為風尚
在國外,建築垂直綠化的實踐早已蔚為風尚。義大利建築師Stefano Boeri設計位於米蘭的「垂直森林」(Bosco Verticale)於2014年完工,以730棵高度從3~9米不等的喬木、5,000株灌木到1萬株多年生植物,各樹種隨著四季氣候變化,對應著夏季枝葉繁茂,以抵擋烈陽;冬日落葉,可在冬日提供室內需要的陽光。植栽融入高層建築的外觀,走在米蘭街頭,抬頭便能望見生意盎然的綠意。其植栽總量相當於將1公頃的森林披在建築物身上,除了美化環境之外,更能為大樓遮陽、調節溫度、淨化空氣、降低噪音,並為鳥類和昆蟲提供食物倉庫,成為生態跳島地。
 
位於新加坡的「皮克林賓樂雅酒店」(PARKROYAL COLLECTION Pickering)於2012年完工,不僅取得LEED白金級,並榮獲全球第一座「零能源消耗」的空中花園。室內外種植超過50種植物,以吸引鳥類、昆蟲、動物棲息,被譽為「垂直森林飯店」,可大幅降低室內溫度,並有約2/3的客房不需供應冷氣;透過收集雨水灌溉、設置屋頂太陽能板、增加開放空間以減少空調照明需求等,達成零耗能的設計標竿。
 
位於新加坡的「皮克林賓樂雅酒店」
(PARKROYAL COLLECTION Pickering)

 
2018年完工的「陶朱隱園」,座落於臺北市信義區,由法國生態建築師Vincent Callebaut設計的21層旋轉大樓每樓順時針旋轉4.5度,透過旋轉創造出整體綠覆率達到96.63%的空間,可種植超過2萬3,000棵綠植,SSDC澄毓在輔導過程中,感受到不僅是來自建築師與業主對於綠與生態的設計想法,還要健康生活、節能、日光引進地下室、自然通風等,為了促成永續城市環境的強烈企圖心,並榮獲美國LEED綠建築白金級認證。
 
綠容率怎麼算?降溫係數是關鍵
「綠覆率」是指總綠覆面積與法定空地面積之百分比,以鳥瞰的角度,評估基地覆蓋綠植的比例;「綠容率」則是透過綠植在降溫遮蔭的實際效益,對於相對於建物量體的立體綠覆面積比,並納入綠植適居的場域環境進行檢討,其公式為:


 
「在一棟建築中,出現多認證或多種評估方式確實很棘手,這是建築師、景觀設計師、綠建築顧問經常面對的難題,但只要能找出共同的關注點,便是解方。」SSDC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EEWH認證部王文伶經理分析,以綠容率關心的「降溫係數」為例,植栽的共同議題是樹種、覆土深度、與樹穴面積等三項,而「降溫係數」是依據樹種而異,關鍵還是樹種的選用,樹種需參考「綠化植栽種類舉列表」的指引而進行加權計算。如何快速有效的訂定設計策略,要先想有多少空地可以種植多少的大喬木,建議多運用傘狀喬木及陽台綠化,便能更有效地達到綠容率的要求。


 
「綠容率」有助於台灣綠建築標章申請
台灣EEWH綠建築標章中,與景觀設計相關的指標為生物多樣性、綠化量、基地保水三指標,
  1. 生物多樣性:指基地基盤透過設計整備的過程,實現生物回到基地內目標。
  2. 綠化量:指透過自然固碳的方式,將碳儲存在植物與土壤中。
  3. 基地保水:是基地具有涵養水分及貯留雨水的能力,進而改善生態環境與調節微氣候。前面提到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垂直綠化的積極成果,而不僅是理想。
 「綠容率」的設計議題,建議在規劃初期加入,可以減少對於建築量體的設計衝擊,越後期納入思考,則需面對配合綠植適居環境而調整設計的困窘。而在台灣綠建築標章申請時,可以從「選配」景觀設計相關議題取分,直接變成「標配」取分。與其受到「綠容率」的法規束縛,不如想著達成消費者對綠植的渴望,以及如何成為綠手指的入門課程,這樣也為開發案多了一個吸睛的議題。
 
「若說綠覆率是一幅鋪在地面的平面畫作,綠容率則是一件具有高度與層次的綠色雕塑,此制度的導入,不僅僅是視覺綠化,而是透過遮蔭與保水效益,達到降低建築物受到日射量衝擊的降溫作用,進而減少能源的消耗,同時對抗都市熱島效應。」王文伶經理說明,「台北的都市綠化,將正式從『平面創作』走向『立體實踐』。」
分享文章: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