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氣候變遷 ]找到 110 篇文章 及 0 筆相關產品
  • 內政部評估,碳費對建築成本影響小於1%
    環境部預計於明(2025)年開始徵收碳費,近期媒體報導有不動產相關業者宣稱徵收碳費可能造成房價上漲,內政部表示,房價成本包括土地、人工、原物料等成本,徵收碳費對建築成本影響約為0.9%,不致造成房價上漲;亦呼籲業者不要以碳費徵收為由哄抬房價。
    Editor / Provider: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 Updated: 1 / 4 / 2024
  • 環境部:2024年起將邁入排碳有價時代
    為如期推動碳費徵收,環境部已於去(2023)年12月1日訂定發布「碳費費率審議會設置要點」,現提出碳費收費辦法草案(下稱收費辦法),規定年排放量達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電力業及大型製造業為收費對象,自2024年開始,碳費收費對象的溫室氣體年排放量就會被納入計價,為我國邁入排碳有價時代揭開序幕。
    Editor / Provider: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 | Updated: 12 / 29 / 2023
  • 建國工程:永續經營和低碳建築~贏得未來的綠色承諾
    從事營造產業幾十年,建國工程觀察到地球資源因為過度開發而有耗費殆盡之虞,建材物料又因為各種國際政經情勢價格波動甚鉅,加上營建勞動力逐年下降,毅然決然地在2018年投入智慧化管理與節省工料的技術研發。
    Editor / Provider: 建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Updated: 12 / 5 / 2023
  • 亞東預拌:將混凝土變成最佳低碳循環建材,邁向永續發展
    減碳是地球上每一份子的責任,亞東預拌以自身做起建立產品碳揭露的規則、引進國際減碳的技術、開發各式面向之低碳循環建材,更希望攜手產業共同努力逐步將低碳建材轉化為低碳建築或公共工程,以促使台灣成為低碳永續國家。
    Editor / Provider: 亞東預拌混凝土股份有限公司 | Updated: 12 / 5 / 2023
  • 邁向淨零碳排 ‧ 健康福祉 ‧ 企業ESG永續指數~綠建材標章產品
    綠建材標章自2004年開始受理,至2023年10月底止已累計核發3,520件標章,共涵蓋25,576種產品,已成為國內最重要的優良建材識別標章之一。而選擇有綠建材標章的產品,除了能創造健康、舒適和永續的建築環境,亦可同時推動永續發展和綠色經濟的實現。
    Editor / Provider: 台灣幸福健築協會總顧問 江哲銘 | Updated: 12 / 5 / 2023
  • 消防也可以ESG?
    因應氣候變遷,2050淨零碳排、企業永續發展(ESG)已成全球發展趨勢。在台灣,無論企業規模大小,為了符合政府法令亦或是為了爭取國際供應鏈訂單,都已面臨須優先採取相關作為的壓力。那麼,消防領域又如何協助企業因應ESG呢?本文給出了答案。
    Editor / Provider: 平安消防工業有限公司 | Updated: 11 / 16 / 2023
  • 高市逐年提高管線聯合挖掘整合率,淨零減碳成效明顯
    面對氣候變遷,淨零減碳有助於環境永續。高雄市自2021年開始即以每年減少道路挖掘數5%、管線聯合挖掘整合率每年提高5%為目標,以減少道路挖掘來減少資源的使用,進而減少碳排。
    Editor / Provider: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 | Updated: 10 / 7 / 2023
  • 「綠建築」持續進化中,「淨零」成未來建築新標配
    2022年,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提出建築能效評估系統,同年3月國發會發佈「淨零排放路徑藍圖」,目標2050年達成100%新建築及超過85%既有建築須為「近零碳」建築。這是整體建築產業的重任,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綠建築發展部經理侯雅壹表示,建築中心將在「綠建築」、 「近零碳建築」到「淨零建築」的演進過程中,扮演整合平台的角色,共同推動建築產業的淨零轉型。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9 / 25 / 2023
  • 智慧人居產業促進會9/14成功舉辦淨零建築論壇
    智慧人居產業促進會於9月14日成功舉辦「淨零建築 建築能效設計與案例分享論壇」,現場匯集產官學研和企業界,以知識與經驗,分享說明建築能效設計與案例分享,獲得現場專家聽眾高度肯定。
    Editor / Provider: 智慧人居產業促進會 | Updated: 9 / 18 / 2023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