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水 ]找到 333 篇文章 及 98 筆相關產品
  • 帆宣攜手逢甲 打造亞太第一座5G專網智慧城市實驗場域
    瞄準全球智慧城市超過2兆美元商機,系統整合大廠帆宣系統科技今(4/9)日與逢甲大學簽署「5G+智慧城市發展計畫(Smart City 5G+ Initiatives)」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攜手打造亞太區第一座5G專網智慧城市全尺寸與全功能實驗場域。
    Editor / Provider: 帆宣系統科技 | Updated: 4 / 9 / 2021
  • 桃市府發展智慧多元省水技術 兼顧節水與農業生產
    桃園市副市長高安邦3月31日主持市政會議,聽取水務局「智慧多元省水-節水節肥環境友善」專題報告後表示,隨著物聯網感測技術整合、智慧環控、智慧管理等日趨成熟,可將相關概念導入水資源管理,尤其農業占整體水資源約70%,如果能導入智慧化管理,將可同時兼顧節水與農業生產,請水務局持續朝多元節水方向,發展不同作物栽培的前瞻智慧節水管理系統。
    Editor / Provider: 桃園市政府 | Updated: 4 / 1 / 2021
  • 台北市「工地酒測」上路 最高可罰雇主30萬元
    營造業勞工普遍有飲用酒精性飲料提神的習性,根據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調查統計,習慣飲用酒精含量0.5%以上提神飲料者,每年職業傷害發生率為一般勞工的1.8倍。工地飲酒造成勞工反應變慢,很容易發生職災,對於工地酒測,因職業安全衛生法對於「高架作業勞工保護措施標準」有相關規定不得飲酒。
    Editor / Provider: 台北市政府勞動局 | Updated: 3 / 23 / 2021
  • 濎通攜手Pelion進軍物聯網市場 共同創建Wi-SUN生態圈
    IoT物聯網、智慧電網通信晶片設計公司濎通科技3月15日宣布,與聯網設備服務廠商Pelion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合作、共同打造以Wi-SUN傳輸、連接的聯網產品和物聯網平台,濎通的客戶將獲得Pelion的協助,得以部署和管理大規模Wi-SUN網路設備。
    Editor / Provider: 濎通科技 | Updated: 3 / 16 / 2021
  • 台南市治安監視系統汰換升級 今年預算達1.5億元以上
    台南市警察局於3月9日市政會議中指出,除動用第二預備金6,200萬元於校園周邊建置新機組及汰換舊型機組外,2021年也編列9,561萬元運用在監視錄影系統的汰換、維修、電費及網路費等。
    Editor / Provider: 台南市政府 | Updated: 3 / 10 / 2021
  • 南市消防車輛精進 健康安全又便利
    台南市政府消防局2月24日於第五救災救護大隊所屬永康分隊舉行「南市消防健康安全又便利—智能排氣供電車庫啟用儀式」,由台南市長黃偉哲主持及見證人性化消防車庫和安全升級版消防車。
    Editor / Provider: 台南市政府消防局 | Updated: 2 / 24 / 2021
  • UL推出全球第一個地下儲油槽加強檢查計畫
    加油站的地下儲油槽使用年限長,油槽必須定期檢驗及修復。全球安全科學專家UL 公司特別針對地下油槽修復發展出全球第一個加強檢查計畫(Enhanced Inspection Program, EIP),該計畫為 UL1856 地下儲油槽內部翻修系統標準認證之外,對油槽修復現場各環節所實施的加強性檢查。
    Editor / Provider: 優力國際(UL台灣) | Updated: 2 / 23 / 2021
  • 防汛整備超前部署 新北第6座校園透水保水工程改造完成
    為解決短延時強降雨時能減緩排水系統負擔;水利局亦持續在易積淹水地區以低衝擊開發(LID)理念於既有公有設施如學校空地、操場或公園綠地辦理透水保水工程,冀期改造具環境教育功能並演化為本市雨水貯留及水資源再利用亮點,讓新北市成為一個名符其實會呼吸的海綿城市。
    Editor / Provider: 新北市政府水利局 | Updated: 2 / 23 / 2021
  • 台中市結合AI物聯網 防制河川揚塵
    台中市環保局應用智慧化科技辦理河川揚塵防制,結合微型監測儀及AI物聯網,透過校園水幕自動觸發、社區跑馬燈通報及河床水線防制等技術,達到河川揚塵即時監控及防制的效果。
    Editor / Provider: 台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 Updated: 2 / 25 / 2021
  • 防災一起來,面對災害,你準備好了嗎?!
    生活在台灣,大家對地震、颱風、土石流等災害一定不陌生,特別是地震,台灣每年平均可記錄到近2萬3千多次地震,其中有感地震約1千次左右,每個月接近一百次!這麼頻繁的地震,僅有少數地震會造成生命財產的立即危害。而且地震發生後,因許多建築物可能已有結構損害,若接二連三受到餘震侵襲,很可能就發生倒塌崩毀的意外,這時候趕快離開危險建築物才是保命之道。根據日本阪神地震倖存者的統計,每10個存活的人當中,有7個人是自己本身很有憂患意識及防災準備(自助),兩個人是靠親友互相幫忙(互助),只有1個人是被動等待政府救援(公助)才獲救,因此推衍出「災害防救法則」為:「自助(7):互助(2):公助(1)」的比例。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2 / 22 / 2021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