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路網 ]找到 58 篇文章 及 8 筆相關產品
  • 台中捷運綠線年底試運轉 將結合藍線、山手線建構運輸骨幹
    台中捷運綠線今年底將試運轉,交通局長王義川今(3)日在市政會議專案報告指出,綠線車站設計以輕、簡、透為原則,重視通風、節能、降溫;目前工程進度已達79%,正進行行控中心、通訊設備等機電系統整合測試中,預計2020年全線通車。未來將搭配捷運藍線及山手線規劃,實現大台中交通藍圖。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9 / 3 / 2018
  • 桃市府與西門子團隊簽訂捷運綠線GM01機電系統標合作
    桃園市政府第一條自主興建的捷運綠線正式啟動!桃園市長鄭文燦昨(5)日親自出席主持「桃園捷運綠線GM01標機電系統統包工程」簽約典禮,未來將由德國西門子公司、韓國現代樂鐵公司以及台灣中華工程公司共同組成的團隊,與桃園市政府攜手打造全台最先進的智慧捷運系統。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7 / 6 / 2018
  • 改善園區聯外交通 新竹慈雲路「智慧交通道路」11日啟動
    新竹市政府交通處日前表示,市長林智堅上任後積極改善園區交通,新竹縣市政府成功向中央爭取經費,在自強南路-經國橋-慈雲路往園區廊帶上,建置智慧化交通號誌即時控制系統,將於6月11日開始實施即時號誌控制系統與路口管制禁止左轉措施,預計行車順暢度將大幅提升,減少至少100秒以上旅行時間。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6 / 8 / 2018
  • 中市多元措施融入智慧系統 改善整體交通
    為解決台中市主要幹道交通瓶頸問題,台中市政府自104年起透過車流分流、放寬匝道管制、號誌時制調整、車道重新配置、增設指示牌面、設置分隔設施、加強取締違停及挹注警民力加強指揮疏導等方式多管齊下,改善交通壅塞。同時,市府也持續推動軌道捷運,與公車、公共自行車結合成MR.B&B複合式交通系統,為台中建立良好的交通發展基礎。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5 / 9 / 2018
  • 智慧運輸系統紓解城市交通
    移居城市的人口數不斷增加,使得人行道或是車輛的使用率亦隨之增加,使得街道越來越擁擠。藉由智慧運輸系統(ITS)的發展,便能針對城市街道進行效率管理,進而降低駕駛者在遭遇路況問題時的焦躁及挫折感。
    Editor / Provider: Eifeh Strom(a&s國際英文版特約記者) | Updated: 1 / 30 / 2018
  • 有效整合路網系統 實現智慧軌道運輸願景
    作為全台最先進的軌道運輸系統,北捷在制度面及創新應用層面值得借鏡參考。雖然捷運只是地方政府的交通建設,但卻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資源。
    Editor / Provider: 劉雨靈 | Updated: 11 / 21 / 2017
  • 4,000億軌道建設 活絡產業能量
    前瞻基礎軌道建設計畫從公布以來便吵得沸沸揚揚,軌道建設的「必要性與急迫性」更成爭論焦點。雖然一路上爭議不斷,但若能認真思考其創造經濟產值的可能性,除了能帶動地方發展外,更可望擴大市場內需,為軌道產業帶來利多。本期專題相當難得地訪問到高速鐵路工程局局長胡湘麟、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局長張澤雄,從他們的角度來了解軌道建設計畫面臨的機會與挑戰,藉此盤點軌道建設可能衍生的安防商機。
    Editor / Provider: 劉雨靈 | Updated: 11 / 7 / 2017
  • 安和支線通車典禮  健全安坑交通路網
    新店安坑地區至中和及台北市文山區重要聯絡道路安坑二期「安和支線」-安捷路,於昨(8/31)日舉行通車典禮,將舒緩安康路與安和路的車流,大幅縮短對外車程,健全交通路網,對提昇安坑地區發展有莫大助益。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9 / 1 / 2017
  • 新竹市打造慈雲路「智慧交通道路」  紓解園區交通壅塞問題
    新竹市今年6月向交通部成功爭取2年4000萬經費,將在慈雲路分2期建置智慧化交通即時路況系統,預計今年10月開工,2018年完工。市長林智堅表示,未來通勤民眾可隨時掌握現場車流與道路狀況,慈雲路由竹北往返園區尖峰行車時間將減少3到5分鐘,行車更順暢。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8 / 2 / 2017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