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經濟部 ]找到 401 篇文章 及 0 筆相關產品
  • 建築能效、低碳建築雙標加速推動,大步邁向淨零永續未來
    為達成2025淨零建築目標,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陸續於2022年1月實施「建築能效評估及標示制度」、2024年7月推行「低碳(低蘊含碳)建築評估及標示制度」,目前成效如何?而為加大減碳行動,國土管理署也於今年2月提出「老屋延壽計畫」,其用意為何?本刊特別訪問建築研究所所長王榮進,請他為我們細說分明。
    Editor / Provider: 文/編輯部;資料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 Updated: 4 / 29 / 2025
  • 第三屆ESG物流永續獎隆重登場,19家獲獎企業共創綠鏈物流新視界
    為響應全球淨零減碳趨勢,鼓勵具有物流經濟活動企業逐步實踐永續經營,由經濟部指導、社團法人台灣全球商貿運籌發展協會主辦的「第三屆ESG物流永續獎頒獎典禮暨『智創綠鏈永續・共造物流全視界』研討會」於今(4/16)日假台北萬豪酒店盛大舉行,產官學研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台灣物流生態鏈商業夥伴邁向低碳、智慧與永續的新里程碑。
    Editor / Provider: 台灣全球商貿運籌發展協會 | Updated: 4 / 16 / 2025
  • 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分署-以智慧科技打造前瞻治水與防災機制
    謝明昌強調,防災一定要先預警!運用智慧科技主要在於強化監控水情和防災預警機制,藉由手機簡訊、Line及細胞廣播服務(CBS)及時將災防訊息傳遞給該知道的人,並進一步告知該如何應變。近年來淹水感測器於地面上的布建已相當廣泛、應用也相對成熟,目前正快速進行於下水道的布建,希望擴大連結的淹水感測訊息能提供更前期的示警。而人工智慧(AI)的加入,不僅讓CCTV監控影像有了更精準的自動辨識與告警功能,也讓雨量預報和水情預警的研判更加精細(例如從每小時提高至每10分鐘)。未來智慧河川管理系統將導入更多分散式(邊緣)運算AI與物聯網創新科技,除了精進監控、預警通報效能,提升防災韌性,也期望能更多地應用於行政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4 / 15 / 2025
  • 物聯網助力食品產業產能大增、減碳省工
    產發署協助聯夏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改善製程及管理後,不僅額外創造8,000萬元產值,還同步降低580萬元生產成本,成功實現高效生產及節能減碳雙重目標。
    Editor / Provider: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 Updated: 3 / 31 / 2025
  • 西門子與京站實業攜手,運用智慧建築科技打造「永續綠百貨」
    西門子與京站實業3月3日簽署永續策略夥伴合作意向書,雙方於「台北京站時尚廣場系統節能補助案」中攜手合作,西門子將協助京站實業加速實現「永續綠生活」的願景,創造環保、健康的購物環境。
    Editor / Provider: 台灣西門子股份有限公司 | Updated: 3 / 3 / 2025
  • 臺灣防災科技的發展與應用(下篇)
    1999年的「921大地震」、2009年的「88水災」和2019年的「新冠肺炎」,無疑是影響台灣近30年來重大災害防救政策的重要里程碑。從1994年內政部消防署成立到921大地震之前,可稱為「災害搶救期」,1999年到2009年,可界定為「工程防災期」,2009年八八水災後到2019年為「風險避災期」,2020迄今則稱為「持續營運期」。本文從災害防救政策發展的軌跡,來探討防災科技的發展與應用,結果發現:「災害搶救期」(1994~1999年)防災科技的運用,著重在消防單位防火管理、資訊系統的建置,及傳統救災裝備的充實與應用;「工程防災期」(1999~2009),側重在救災通訊系統強化、震災現場搜
    Editor / Provider: 唐雲明 博士/中華民國消防退休人員協會總會 總會長 | Updated: 2 / 26 / 2025
  • 臺灣防災科技的發展與應用(上篇)
    1999年的「921大地震」、2009年的「88水災」和2019年的「新冠肺炎」,無疑是影響台灣近30年來重大災害防救政策的重要里程碑。從1994年內政部消防署成立到921大地震之前,可稱為「災害搶救期」,1999年到2009年,可界定為「工程防災期」,2009年八八水災後到2019年為「風險避災期」,2020迄今則稱為「持續營運期」。本文從災害防救政策發展的軌跡,來探討防災科技的發展與應用,結果發現:「災害搶救期」(1994~1999年)防災科技的運用,著重在消防單位防火管理、資訊系統的建置,及傳統救災裝備的充實與應用;「工程防災期」(1999~2009),側重在救災通訊系統強化、震災現場搜
    Editor / Provider: 唐雲明 博士/中華民國消防退休人員協會總會 總會長 | Updated: 2 / 26 / 2025
  • 瓦斯安全設備應與時俱進
    居家防火攸關大眾的生命、財產,在火災發生原因統計中,爐火烹調不慎比例高,瓦斯桶及爐具的管理和安全規範更形重要。本文闡述應注重及改善之處,提醒相關單位及消費者重視。
    Editor / Provider: 亞太消防工程師學會 莊啟忠 秘書長 | Updated: 2 / 19 / 2025
  • 全國首創3D智能焊接AI機器人,實現厚板焊接全自動化
    產業AI化已是全球趨勢,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透過科技專案補助工研院開發全國首創3D智能焊接AI機器人,突破傳統自動化焊接設備在厚度2公分以上的厚板仍倚賴人工的限制,不但可提升生產效率與焊接品質,目前也已導入生產線進行驗證,預期可為半導體、厚板高階運具、離岸風電等產業提高12倍產能並提升20%訂單量,開闢自動化厚板多道焊接產業應用需求的市場新商機。
    Editor / Provider: 工業技術研究院 | Updated: 2 / 12 / 2025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