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自動化管理 ]找到 9 篇文章 及 0 筆相關產品
  • AI做便當,統一超食代智慧製造新模式
    因應外食市場成長與高端化需求,統一超食代斥資逾14億元,除持續擴充產能外,並在臺南市麻豆區興建臺南二廠,強化南部就業機會與供應鏈韌性。新廠將導入智慧製造與AI生產排程系統,配置單釜式炊飯機、視覺辨識、智能履歷追蹤等先進設備,並強化數位化與自動化管理,建構高彈性、高效率的鮮食生產體系。
    Editor / Provider: 經濟部投資促進司 | Updated: 8 / 16 / 2025
  • 智慧化車牌&車種辨識系統~開什麼車,AI都知道!
    車牌辨識技術已廣泛應用在停車場營運、交通管理…等領域,成為最常見的需求之一。而當車牌辨識技術遇上發展紅火的AI人工智慧,又能碰撞出什麼火花呢?
    Editor / Provider: 利凌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Updated: 11 / 18 / 2024
  • 工研院攜手凌通科技開創邊緣AI運算平台,助攻製造業邁向智慧工廠
    高速即時、智慧化的檢測技術已成為產線高產能的關鍵,工研院運用軟硬體系統整合技術結合凌通科技微控制器(MCU)晶片,共同打造「智慧工廠5G+AI次系統異質大小核平台」,將提供具高效能及低功耗的AI運算應用,協助電子組裝、系統廠與傳產等製造業,帶動工控設備朝向智慧辨識與監測模式。
    Editor / Provider: 工業技術研究院 | Updated: 10 / 24 / 2024
  • 人臉辨識暨溫度監測之企業門禁應用
    建碁智見以AI智能及視覺技術為核心,匯集了溫度監測輔助/人臉辨識/資訊公告/出勤紀錄/門禁管理等功能,推出《e臉通—出勤管理與溫度監測輔助系統》。通過專業的紅外線熱成像感應器,輔助溫度的監測並建立記錄——包括人員姓名、代號、時間、地點、溫度情況,甚至情緒…等,毋需拿下口罩即可快速確認人員身分。
    Editor / Provider: 建碁智見股份有限公司 | Updated: 4 / 30 / 2020
  • 國內博物館第一座全智能典藏庫 史前館正式啟用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為有效掌握與開放國內考古遺址出土遺物之典藏管理情形,由文化部委任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推動「國家考古遺址出土遺物典藏計畫」,規劃於全國北、中、南、東四個分區建置地區保管中心。史前館作為東部保管中心,於12月16日上午由文資局局長施國隆與史前館館長王長華於史前館共同主持揭牌啟用典禮,此為國典計畫第一座正式啟用的典藏庫。包含臺大人類系、宜蘭縣政府文化處、花蓮縣政府文化局、臺東縣政府文化處皆派員參與,共同見證國內第一座全智能典藏庫的啟用。
    Editor / Provider: 文化部 | Updated: 12 / 16 / 2019
  • 中美強9月已遷至中科園區新址
    中美強為提升客戶服務及產品品質,並提供同仁良好的工作環境、增加競爭力,已於9月將公司/工廠遷移至中部科學工業園區,歡迎舊雨新知蒞臨。

    中美強成立於1996年,致力於創造更加安全的世界,著重於安控、視覺火災辨識、工業安全解決方案以及創新的安防系統。新一代的影像系統+自動化整合,讓系統與大量設備進行雙向溝通的同時,也提供視覺影像畫面作為輔助。讓用戶透過影像以及既有的數據/資料圖示化,更能一目瞭然整個場域的運作及狀態。

    自動化平台內包含專業以及開放的PSIM/HMI/SCADA系統,亦能夠與專業的PSIM和SCADA系統做存取。不只是與周邊電子設備做溝通,更能夠「視覺化地將數據搭配影像」結合呈現以及儲存,讓行業用戶(終端使用者)能夠更及時的掌握第一手資訊。

    軟體介面中可包含自動化管理平台、SCADA/PSI
    Editor / Provider: 中美強 | Updated: 10 / 17 / 2018
  • AI加持 加速串聯安防產業生態鏈 迎向全方位智慧應用大未來
    台灣年度安全科技盛會Secutech 2018台北國際安全科技應用博覽會訂於2018年4月25-27日於台北世貿南港展覽館開展。跨越20年,邁入第21屆的台北國際安全科技應用博覽會將展現有別於以往的不同風貌,展會內容更關注AI人工智慧議題並瞄準智慧應用市場,展示最新技術及多元解決方案,滿足廠商在物聯安防供應鏈中的各方需求,提供廠商快速建立夥伴關係。
    Editor / Provider: Kathy Su. | Updated: 1 / 17 / 2018
  • 廠房智慧化安全管理 善用物聯網技術升級
    工業4.0讓製造業從「自動化」進入「智慧工廠」,讓每個生產環節和每個操作設備都具備獨立自主完成產線操作,卻又能相互溝通、即時監控周遭環境的能力,從而建立最佳化生產流程,創造最大獲利。本刊在連續兩年分別探討了智慧製造、智慧生產線進程後,本期要回歸智慧工廠的源頭─科技廠房的「智慧化安全管理」,從門禁、感測器、影像辨識等層面,檢視科技廠房如何提升效率、生產品質並落實人員安全。唯有打好安全基礎、穩固根基,才能進一步實踐智慧工廠帶來的價值。
    Editor / Provider: 劉雨靈 | Updated: 8 / 28 / 2017
1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