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如何投資做節能?
近年來台灣實施油氣(汽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氣、天然氣)價格調整機制及設置「電價費率審議會」每半年檢討電價公式一次,但扭曲的能源價格仍是台灣具有爭議性的能源課題。
歐洲在台商務協會(EuropeanChamber of Commerce Taiwan
)於2015
年3
月發表了名為《提升台灣產業能源效率─與歐盟攜手共進》的報告,歸納出能源價格偏低是台灣產業節能不力的四個原因之一。
非核之後 電從哪裡來?
電價因影響層面廣而受到關注。目前台灣朝野政治人物多贊成推動2025
非核家園,只是對如何實現的看法不同(「非核草案」五種版本:行政院版-能源安全及非核家園推動法草案,民進黨團-非核家園推動法草案,台聯黨團-非核家園推動法草案,親民黨團-零核電家園推動法草案,陳其邁等21
人版-非核家園施行條例草案)。行政院於2014
年4
月28
日宣佈「核四一號機不施工、只安檢、安檢後封存;核四二號機全部停工」。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於2015
年4
月8
日初審通過《非核家園推動法草案》之第四條,若後續三讀通過,相當於以立法手段廢除核四,且核一、二、三廠不得延役。未來勢必以再生能源、燃煤或燃氣發電等來取代核能發電,但不論以何種組合方式,電價調漲勢不可免。
「低碳節能」=「企業競爭優勢」
在此大環境下,為求長期經營,企業力行節約能源是勢在必行。消極面是符合政府規定,積極面是以降低能源成本占比與形塑節能減碳形象來強化企業競爭體質,進而邁向【投資節能】-
【強化體質】-
【拓展市場】-
【增加營收與盈餘】-
【投資節能】之正向循環。目前行政院已結合中央與地方之力共推智慧節電計畫,融入民眾參與精神,以「資訊公開」、「創意募集」、「公民意識」、「公眾監督」的精神,落實並推展各種創新的節電行動,期望達成節電2%
之目標。
企業省能4解方
方法一、善用
7種技術做企業節能
企業節能除了隨手關燈、調高冷氣設定溫度、辦公與家用電器加裝定時器、氣液管線嚴禁洩漏等基本措施外,更需要整合應用先進技術來提高能源效率擴大節能成效。企業節能技術的範圍很廣,可概括分類為(1
)餘熱利用,包括蒸汽與冷凝水回收及熱泵、熱管、先進熱交換等技術;(2
)冷凍、冷藏、空調、通風節能;(3
)馬達系統節能,包括使用高效率馬達、變速控制及在功率/電壓/負載特性等條件下之合理選用;(4
)電力系統節能,包括降低線路損失、降低變壓器損失及改善功率因數;(5
)照明節能,包括使用高效率光源與燈具、合理的照度、利用自然光、加強照明設施之維護保養及其在空間上合理配置與在時間上合理使用之管理;(6
)使整體能源系統最適化之流程整合(process integration
);以及(7
)節能管理,包括能源查核與節能投資之財務評估。除以上所述,政府推動落實電力需求面管理、節能產品認証及能源效率標示等機制也能有效促進企業節能。
方法二、
ESCO與企業共享省能淨利
企業節能的障礙一般是技術與資金,因此能源績效保證(EnergyPerformance Contracting
)的機制應運而生,透過能源服務公司(EnergyService Company
簡稱ESCO
)的運作,克服障礙進行技術與資金之整合而落實節能。其以分享效益為基礎的運作方式,通常是先由ESCO
對客戶進行節能診斷與提出節能改善方案,雙方進行合約的談判與簽署;繼而由ESCO
籌資,進行原材料與設備之採購與施工,完工後試車與培訓員工;投產後,客戶依照合約規定與ESCO
分享驗證過之節能效益,分期償還節能改善之投資費用。
方法三、
ISO50001改善能源績效
企業節能最好能有系統性的做法,避免想到哪、做到哪,做一點、算一點。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Standardization
、縮寫ISO
)於100
年公告了能源管理系統之國際標準,ISO50001
。該標準系統化地改善組織之能源績效,揭示的做法值得企業參考採行,因為其(1
)適用於各種類型、各種規模的企業;(2
)透過【規劃(Plan
)】-
【執行(Do
)】-
【檢查(Check
)】-
【行動(Act
)】循環手法,持續改善能源績效;(3
)重視各部門、各層級的參與,尤其是最高管理階層的承諾;(4
)要求遵行能源管理法規與建立標準化管理制度。除了嚴謹的ISO 50001
國際標準外,企業亦可參採台灣《能源管理法》第九條有關指定能源用戶應建立能源查核制度的規定,執行系統性節能。《能源管理法施行細則》第五條說明能源查核制度包括:(1
)能源查核專責組織,(2
)能源流程分析,(3
)能源使用量測、紀錄及管理,(4
)定期檢查各使用能源設備之效率,(5
)能源耗用統計及單位產品或單位樓地板面積能源使用效率分析。
方法四、節能人才培訓
企業節能除了最高管理階層訂定目標外,更需要人才來執行。資源充足的公司可以自籌或委外辦理員工之教育訓練,資源不足的企業可以在下列網站蒐集到適當的資料,逐步提昇員工有關企業節能之專業知識與技能:(1
)能源資訊網http://emis.erl.itri.org.tw/index.asp
有關工業節能之線上課程與技術手冊,(2
)節能服務網http://www.ecct.org.tw
有關服務業節能之線上課程與講義,(3
)節約能源園區http://www.energypark.org.tw/index.asp
有關節能案例之節能績優彙編電子刊物,(4
)節能標章全球資訊網http://www.energylabel.org.tw
有關於獲證產品與省能教室,(5
)中小企業節能減碳資訊網http://ghginfo.moeasmea.gov.tw/moeasmea/wSite/mp?mp=00602
之技術手冊與其他節能減碳相關資訊,以及(6
)能源技術服務業資訊網http://escoinfo.tgpf.org.tw有關能源技術服務業的資訊。
企業節能眼光宜放遠
台灣企業節能投資有何障礙?引述歐洲在台商務協會發表之《提升台灣產業能源效率─與歐盟攜手共進》,有一段點出:台灣的能源價格使得節能投資回收期較長,由於企業對於節能技術投資通常單純取決於是否能夠帶來立即的效益,而不理會生命周期和中長期折現率,因此成為節能技術投資的障礙。要掃除此障礙,除了持續推動能源價格合理化政策外,政府應塑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強化企業對未來市場的信心,企業經營者也應以高瞻遠矚的眼光提升理念、創新管理落實節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