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大數據 ]找到 510 篇文章 及 1 筆相關產品
  • 安防結合車聯網 帶動產業創新加值
    近幾年來國內安防產業處於委靡不振的局勢下,為謀求出路,廠商看準物聯網的市場,紛紛朝向工業、零售、交通等領域拓展。其中車聯網議題彷彿又讓不少廠商找到生機,但若從安防產業的角度切入,仍存在不少關鍵細節值得注意。
    Editor / Provider: 柯宗鑫 | Updated: 7 / 4 / 2017
  • 車聯網啟動汽車革命 建立跨域合作商機
    從1999年即被提出的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概念,隨著無線通訊技術的進步成為熱門話題。事實上,目前物聯網的定義與本質在產業界之間仍處於摸索階段,反而從物聯網延伸而出的車聯網(Internet of Vehicle﹚觀念更為具體,被資通訊產業視為下一顆「蘋果」商機。本期專題報導重點特說明現行車聯網的發展狀態和趨勢,並從相關的應用領域中,為安防產業尋找切入點。
    Editor / Provider: 柯宗鑫 | Updated: 6 / 27 / 2017
  • 經濟部投入4G行動寬頻應用 打造適居城鄉智慧城市
    依行政院「加速行動寬頻服務及產業發展方案」,經濟部從2015至2017年投入近50億新台幣的「4G智慧寬頻應用城市計畫」,並按服務屬性分為悠遊城市類、應用領航類及地方創新類等進行補助,以帶動產業與地方政府合作。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6 / 26 / 2017
  • 應用AI掌握潛在客流 宏碁聯手台灣大車隊打造智慧載客推薦平台
    為降低計程車空車的繞行時間,提升載客率,並推升計程車產業的服務品質,宏碁公司與台灣大車隊合作利用人工智慧(AI)、大數據等技術,提供熱點分析、需求量預測和智慧推薦等方法,打造全新的智慧載客推薦平台,以掌握潛在客流,並讓乘客叫車服務變得更加便利。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6 / 22 / 2017
  • 2017年影像監控新趨勢
    根據Memoori市場調查報告,去年由於中國供應商以削價方式取得更大的市占率,使得影像監控市場僅有近4.2%的成長率。與此同時,根基穩固的歐美大廠則更專注於技術與系統的開發,為用戶帶來更多加值服務。尤其在去年DDoS入侵事件發生後,設備供應商普遍認為2017年網路安全將是不得不去面對的重大議題!
    Editor / Provider: 鮑其偉 | Updated: 6 / 19 / 2017
  • 為改善國道、公路壅塞問題 台中市將建交通智慧管理系統
    台中市將針對國道1號、台74匝道的交通壅塞問題,推動為期兩年的「國1暨台74匝道及平面聯絡道號誌協控計畫」,藉由建立整合式的運輸走廊交通智慧管理系統,以即時車流偵測並運用大數據模擬,分析交通狀況的變化,並透過智慧化控制與決策分析、事件告知自動預警機制,作為執行管制的參考,初步估計可望提升路口運作效率15%。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6 / 16 / 2017
  • 大數據應用將成顯學 希捷籲企業重視資料成長趨勢
    IDC《Data Age 2025》白皮書預測,資料量的產生到了2025年將暴增至163ZB(Zettabyte),未來將是以資料價值為王的世代。希捷科技呼籲商業領袖和企業家,應加強聚焦於驅動資料增長的大趨勢,並檢視企業在產生、蒐集、應用和管理未來資料價值的營運流程。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6 / 14 / 2017
  • 資策會展望下半年 IoT及AI將帶動下一波成長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展望下半年趨勢,雲端服務、大數據應用仍是主角,物聯網、人工智慧應用將成為下一波主要成長動能。全球資訊服務市場成長走勢平穩,規模預估從2017年8,775億美元成長至2020年1.22兆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4.6%。嵌入式軟體受惠於物聯網,如智慧製造、智慧交通、智慧家庭、智慧醫療、智慧商務、智慧能源等應用的擴張,預計全球軟體市場規模將由2017年6,611億美元成長至2020年7,709億美元,CAGR為5.8%。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6 / 3 / 2017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