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災害防救 ]找到 90 篇文章 及 0 筆相關產品
  • 災害升級,安全也要升級|2025年台北國際防火防災應用展5月7-9日盛大展開
    「科技進步」、 「產業發展」的背後,新興(複合型)災害頻傳,加上極端氣候影響,安全面臨嚴峻考驗!!倉儲/醫院/高樓住宅的大火、強颱豪雨與強震、列車/交通/建築的事故、廠房爆炸/毒化物與工安意外、儲能危害與電動車起火…等事件歷歷在目。為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相關部門和企業已積極加強防護措施、維運管理、人員素質,並完善安全設施整備,以保障生命財產安全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4 / 15 / 2025
  • 臺灣防災科技的發展與應用(下篇)
    1999年的「921大地震」、2009年的「88水災」和2019年的「新冠肺炎」,無疑是影響台灣近30年來重大災害防救政策的重要里程碑。從1994年內政部消防署成立到921大地震之前,可稱為「災害搶救期」,1999年到2009年,可界定為「工程防災期」,2009年八八水災後到2019年為「風險避災期」,2020迄今則稱為「持續營運期」。本文從災害防救政策發展的軌跡,來探討防災科技的發展與應用,結果發現:「災害搶救期」(1994~1999年)防災科技的運用,著重在消防單位防火管理、資訊系統的建置,及傳統救災裝備的充實與應用;「工程防災期」(1999~2009),側重在救災通訊系統強化、震災現場搜
    Editor / Provider: 唐雲明 博士/中華民國消防退休人員協會總會 總會長 | Updated: 2 / 26 / 2025
  • 臺灣防災科技的發展與應用(上篇)
    1999年的「921大地震」、2009年的「88水災」和2019年的「新冠肺炎」,無疑是影響台灣近30年來重大災害防救政策的重要里程碑。從1994年內政部消防署成立到921大地震之前,可稱為「災害搶救期」,1999年到2009年,可界定為「工程防災期」,2009年八八水災後到2019年為「風險避災期」,2020迄今則稱為「持續營運期」。本文從災害防救政策發展的軌跡,來探討防災科技的發展與應用,結果發現:「災害搶救期」(1994~1999年)防災科技的運用,著重在消防單位防火管理、資訊系統的建置,及傳統救災裝備的充實與應用;「工程防災期」(1999~2009),側重在救災通訊系統強化、震災現場搜
    Editor / Provider: 唐雲明 博士/中華民國消防退休人員協會總會 總會長 | Updated: 2 / 26 / 2025
  • 迎接國際化、跨部會合作的化學災害應變訓練
    高科技及石化工廠對化學物質使用頻繁,若對化學品及公共危險管理認知不足或應變不當,將造成人員死傷、社區不寧及公司財務損失,可見毒化災相關應變及搶救災訓練的重要性!
    Editor / Provider: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環境事故應變諮詢中心 主任暨工程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 洪肇嘉、技術專家 張志瑋 | Updated: 12 / 18 / 2024
  • Secutech 2025:「安全科技╳智慧應用」迎向韌性新時代!
    Secutech 2025致力打造亞太區最聚焦「安全科技╳智慧應用」的國際交流平台,與同期展出的「Fire & Safety台北國際防火防災應用展」、「SMAbuilding台北國際智慧物聯建築與居住環境應用展」共同串連安全創新科技與不同產業跨域整合,將AI賦能的安全解決方案加速落地於城市治安、消防防災、工業安全、交通運輸、建築與生活…等12大應用場域;更將凝聚台灣安全產業能量、突顯台灣安全製造(Made in Taiwan)優勢,積極面向全球市場、開拓全新商機。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V) | Updated: 10 / 29 / 2024
  • 毒化物運送車輛資源共享數位化,即時監控保平安
    為強化毒性及化學物質的運送安全與事故應變能力,環境部積極推動運送車輛追蹤系統的跨部會資料共享與技術應用,今(2024)年10月1日運送車輛裝設即時追蹤系統(GPS)數位化申請服務正式上線,並已精進即時監控圖台資訊呈現方式,提升機關及業者運送危害預防與應變效率,以達到資訊整合、全程監控及降低災損之效益。
    Editor / Provider: 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 | Updated: 10 / 8 / 2024
  • 內政部主動邀集跨機關研議海嘯整備機制,部長 劉世芳:從減災角度強化海嘯應變能力
    內政部劉世芳部長日前於消防署召開「因應日本預測南海海槽地震設定,研議我國海嘯整備應變因應作為」會議,邀集學者專家、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衛生福利部、農業部漁業署、交通部航港局參與討論,並與20個臨海縣市政府進行視訊,瞭解及模擬日本南海海槽地震可能引發海嘯的影響評估,並共同檢視強化我國對於海嘯的減災、整備與應變機制。
    Editor / Provider: 內政部消防署 | Updated: 8 / 19 / 2024
  • 高市府推動智慧石化,守護城市安全
    高雄市政府近年積極引入大數據管理與人工智慧(AI)技術推動「智慧石化」,目前所有市區使用中的既有工業管線均已完整建立「3D管線路徑數據圖資系統」包含 X-Y-Z 軸 3D 管線路徑的完整數據,強化偵測、應變與決策的速度。期待在兼顧工業發展的條件之下,全力守護城市安全。
    Editor / Provider: 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 Updated: 7 / 15 / 2024
  • 內政部運用科技防颱,部長劉世芳強調「更快、更好、更安全、更友善」4方向提升防災工作
    內政部7月2日在無人機訓練場舉辦「防颱整備記者會」,劉世芳部長表示,颱風季節即將到來,內政部各單位已經做好各項整備工作,並運用最新科技以「更快、更好、更安全、更友善」4個方向提升,以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包括無人機投入防颱防汛應用、升級「消防防災e點通APP」、補助民間維運「登山留守平臺」及登山民眾租用衛星定位設備(Garmin Inreach)精進通報與救援、擴大防災士訓練及強化災害防救志工救災協勤量能。
    Editor / Provider: 內政部消防署 | Updated: 7 / 3 / 2024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