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跨部會 ]找到 68 篇文章 及 0 筆相關產品
  • 內政部穩健推動屋頂光電設置及近零減碳政策
    內政部於10月23日部務會報安排建築研究所報告「建築物近零減碳推動情形」。部長劉世芳表示,內政部推動「近零碳建築減碳旗艦行動計畫」,以公部門示範帶動民間投入,並以「擴大建築能效」、「老宅延壽及社會住宅」與「綠領人才培育」三大主軸為核心,透過公私協力加速住宅部門減碳。
    Editor / Provider: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 | Updated: 10 / 23 / 2025
  • 老宅延壽說明會年底雙北率先登場,鼓勵民眾踴躍申請優化居家安全
    內政部於10月30日部務會報安排國土管理署報告「老宅延壽機能復新計畫規劃情形」。部長劉世芳表示,本計畫將就人口稠密及老宅分布較多的雙北地區率先展開巡迴說明會及宣導。第一波優先針對臺北市、新北市辦理12場說明會,並視雙北說明會辦理情形擴展至4都及老屋較多的縣市,如新竹縣市、基隆市、彰化縣等。今(2025)年底前將成立「中央顧問團」,以「簡化行政程序、導入專業輔導」原則,處理國內老舊住宅安全,解決人屋雙老社會的居住需求。
    Editor / Provider: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 | Updated: 10 / 30 / 2025
  • 領航近零碳建築發展,創新技術應用論壇獲產業熱烈迴響
    為落實近零碳建築政策、鼓勵產業轉型,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以下簡稱建研所)結合跨領域產業各界共同攜手努力,於10月3日在臺北新創實驗室舉辦「產業園區淨零建築智慧創新技術應用論壇」,邀請跨領域產業等相關代表共同出席參加。
    Editor / Provider: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 Updated: 10 / 3 / 2025
  • 熱與水的雙重考驗~台灣極端氣候調適的下一步
    從強風驟雨到高溫酷熱,極端氣候已經不再輪流來訪,而是同時叩門。環境部啟動的「抗高溫調適對策聯盟」,原本被視為應對酷熱的行動平台,如今看來也許是整合多種氣候挑戰的起點。其中,最具關鍵的是「臺灣防災產業協會」,作為抗高溫聯盟的祕書處,協會扮演串連產官學研的紐帶,以公私協力的方式打造出抗高溫產業生態系,與全民共同因應未來極端氣候帶來的挑戰。
    Editor / Provider: 臺灣防災產業協會秘書長 黃少薇 | Updated: 9 / 17 / 2025
  • 棒球AI影像辨識技術,精準捕捉賽事關鍵時刻
    運動科技成為提升選手表現與觀眾體驗的關鍵利器,各國職業運動皆積極導入智慧化的訓練與比賽輔助系統,工研院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補助下開發「棒球電腦視覺數據捕捉技術」,整合電子好球帶、投打賽事數據收集等關鍵功能,並攜手AI科技新創公司光禾感知科技,打造美國職棒大聯盟(MLB)規格的鷹眼系統。
    Editor / Provider: 工業技術研究院 | Updated: 8 / 18 / 2025
  • 國科會明年匡列1,601億元預算,聚焦五大信賴產業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7月16日召開第16次委員會議,除提報「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災害防救韌性科技」兩項方案階段性成果外,並說明2026年度政府科技預算先期作業,將匡列1,601億元聚焦半導體、AI、次世代通訊、安控與軍工五大信賴產業。
    Editor / Provider: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Updated: 7 / 17 / 2025
  • 跨部會打造AI平台,「大南方新矽谷」投入360億推動智慧應用落地
    為落實「人工智慧島」願景,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國科會)提出「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與經濟部合作打造「台灣智慧系統整合製造平台」,7月4日與台南市政府者於沙崙舉辦「台灣智慧系統整合製造平台成果暨台南智慧城市應用發表會」,現場展示逾40項創新技術成果,呈現AI技術融入市民生活的未來樣貌。
    Editor / Provider: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Updated: 7 / 5 / 2025
  • 迎接國際化、跨部會合作的化學災害應變訓練
    高科技及石化工廠對化學物質使用頻繁,若對化學品及公共危險管理認知不足或應變不當,將造成人員死傷、社區不寧及公司財務損失,可見毒化災相關應變及搶救災訓練的重要性!
    Editor / Provider: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環境事故應變諮詢中心 主任暨工程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 洪肇嘉、技術專家 張志瑋 | Updated: 12 / 18 / 2024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