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路面 ]找到 23 篇文章 及 1 筆相關產品
  • 臺灣防災科技的發展與應用(下篇)
    1999年的「921大地震」、2009年的「88水災」和2019年的「新冠肺炎」,無疑是影響台灣近30年來重大災害防救政策的重要里程碑。從1994年內政部消防署成立到921大地震之前,可稱為「災害搶救期」,1999年到2009年,可界定為「工程防災期」,2009年八八水災後到2019年為「風險避災期」,2020迄今則稱為「持續營運期」。本文從災害防救政策發展的軌跡,來探討防災科技的發展與應用,結果發現:「災害搶救期」(1994~1999年)防災科技的運用,著重在消防單位防火管理、資訊系統的建置,及傳統救災裝備的充實與應用;「工程防災期」(1999~2009),側重在救災通訊系統強化、震災現場搜
    Editor / Provider: 唐雲明 博士/中華民國消防退休人員協會總會 總會長 | Updated: 2 / 26 / 2025
  • CCTV結合AI影像辨識,助力新北防汛應變、打造韌性城市
    新北市水利局自2021年始發展積淹水影像辨識功能,市轄內已有607支CCTV具備此功能,目前的辨識準確率高達88%,有效提升掌握災情能力,縮短防汛應變時間至少1至2小時以上。
    Editor / Provider: 新北市政府水利局 | Updated: 10 / 23 / 2024
  • 高市逐年提高管線聯合挖掘整合率,淨零減碳成效明顯
    面對氣候變遷,淨零減碳有助於環境永續。高雄市自2021年開始即以每年減少道路挖掘數5%、管線聯合挖掘整合率每年提高5%為目標,以減少道路挖掘來減少資源的使用,進而減少碳排。
    Editor / Provider: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 | Updated: 10 / 7 / 2023
  • 台中智慧防汛導入AI科技,提升柳川水岸安全
    近期受西南風影響、水氣偏多,各地多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發生機會,每年5~11月也是汛期期間。針對台中市柳川親水河岸水環境安全,市府整合區域內水情感測資訊及設施,發展AI人形辨識功能,於水位高漲逾警戒時,透過AI人形辨識確認人員逗留情形,自動推播提醒防汛人員前往勸導疏散,提升水岸環境安全。
    Editor / Provider: 台中市政府水利局 | Updated: 8 / 12 / 2023
  • 專家觀點:建築工程周邊路面「天坑」之趨吉避凶
    近來建築工地旁突現「天坑」的新聞屢屢登上媒體版面,也造成居家附近正有建案進行的民眾惶惑不安。該如何趨吉避凶?本文給出了明確的指引方向。
    Editor / Provider: 新北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賴建宏 | Updated: 7 / 2 / 2023
  • 國發會通過「省道快速公路改善計畫」,6年總經費540億元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發會)6月19日召開委員會議審議通過交通部陳報「省道快速公路改善計畫(2024~2029年)」,全案將陳報行政院核定。本計畫之推動,可有效投入資源於快速公路的先期規劃、設計、施工、改善及交通管理等工作,消除瓶頸路段、構建完善省道快速路網、並加強提供民眾安全、可靠之用路環境。
    Editor / Provider: 國家發展委員會 | Updated: 6 / 19 / 2023
  • 機捷延伸A22站卡系統整合難題 張善政:盼共同努力,早日通車
    桃園市長張善政12月29日下午前往機場捷運A22老街溪站,陪同立法院交通委員會考察桃園地區交通建設,並聽取交通部鐵道局「臺鐵都會區捷運化-桃園段地下化建設計畫」、「機場捷運延伸線計畫(A22站)機電系統進度報告」。
    Editor / Provider: 桃園市政府 | Updated: 12 / 30 / 2022
  • 桃園機場首重防汛 韋克專利防洪擋板 有效防堵強降雨積水
    機場公司今年採購移動式防洪擋板以因應緊急防災,14日下午於桃園機場第二航廈中央車道(出口端)進行實際擋水演練,現場將模擬大量雨水從中央車道坡道流入,人員使用防洪板防止地下室淹水。
    Editor / Provider: 編輯部 | Updated: 10 / 15 / 2021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