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文章搜尋

關鍵字 [ 市場 ]找到 1173 篇文章 及 1 筆相關產品
  • 美沃奇電動工具 提升搜(搶)救效能
    美沃奇專業電動工具是專為全球專業級使用者提供重型電動工具、配件和手工具的業界頂尖製造商。 同時也在搜(搶)救及消防領域,提供精良設備及電動工具解決方案!
    Editor / Provider: 正晴百貨股份有限公司 | Updated: 1 / 13 / 2023
  • 交通部攜手產業,力促交通科技國產化、國際化雙軌躍進
    為協助交通科技產業的發展,交通部自2019年9月成立交通科技產業會報,作為與產學研界的溝通平台。1月6日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交通科技產業會報第6次委員會議」,邀請產、官、學、研各界專家委員及機關委員共襄盛舉,並有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與經濟部等跨部會代表與會,與交通部攜手和產業進行對話、交流與合作。
    Editor / Provider: 交通部科技顧問室 | Updated: 1 / 7 / 2023
  • 利凌企業獲頒金炬獎,AI監控共創工業 4.0 產業新局
    利凌企業發展AI監控應用解決方案,獲產業及多方肯定,獲頒工商學界所評選之殊榮-金炬獎,突顯其企業之優良管理能力及產品創新競爭力,並落實「台灣製造」於國際間的重要地位。 如停車場管理、校園智能家長接送、船舶追蹤、人車計數、工地安全、偵煙等等
    Editor / Provider: 利凌企業 | Updated: 1 / 6 / 2023
  • 安防影像監控系統資安標準(CNS16120) 正式納入政府採購規範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也快速於12月19日正式回函,除重申採購法第26條第1項規定外,也明確說明:將「經濟部已訂定CNS16120影像監控系統安全之國家標準,於機關辦理公告金額以上採購涉及影像監控系統,依採購法第26條第1項規定,應從該標準訂定規格。」也就是說,在採購法第26條第1項規定內將納入CNS16120影像監控系統安全國家標準。
    Editor / Provider: 台灣智慧安防工業同業公會 | Updated: 12 / 27 / 2022
  • 科技創造安全、便捷的移動新生活
    交通部自2017年起便積極投入「智慧運輸系統發展建設計畫」,期待以5G、AI、大數據等新興科技並善用我國資通訊之技術優勢來達到智慧運輸永續發展。奠基於第一期計畫的豐碩成果,第二期計畫仍在持續建構中,在新興科技的不斷落地運用下,智慧運輸環境的打造、產業生態系的串連…等輪廓亦逐漸清晰而完善。
    Editor / Provider: 整理/吳珮琪 | Updated: 12 / 21 / 2022
  • 跨域整合智慧、健康、綠 開創建築產業新價值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簡稱北科大)向來為台灣工程及技術專業人才的培育搖籃,而北科大建築系今(2022)年不僅獲得國內《遠見》雜誌評比企業最喜愛的大學「建築」類別第一名;在英國高等教育資訊機構QS公布的2022全球大學科學(建築類)排行榜中,也從去年的151∼200區段,一舉躍升進百大(51∼100區段)。本刊特別專訪甫接任北科大建築系暨建築與都市設計碩士班主任的陳振誠博士,和我們分享對台灣建築產業發展及推動「Good for Baby健康用品認證標章」的看法。
    Editor / Provider: 修蓉芳 | Updated: 12 / 20 / 2022
  • 台皮陸骨 vs. MIT微笑標章
    前一陣子有媒體披露關於「美國黑名單的中國監視器藏在工業區、陸製貼牌拿MIT微笑標章…」等內容,報導一出在業界也激起不少的話題。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在熱鬧之餘,哪些才是業界該思考的?
    Editor / Provider: 李豐榮 | Updated: 12 / 13 / 2022
  • 邁向精準AI時代—晶睿通訊獲頒2023年台灣精品獎
    全球智慧安防領導品牌晶睿通訊(VIVOTEK)再度受到台灣精品獎肯定,此次勇奪兩項大獎,以「人工智慧邊緣運算盒」、「智慧城市車輛辨識攝影機套組」獲得殊榮。晶睿通訊結合人工智慧物聯網及智慧分析辨識等技術,持續創新產品技術、升級市場應用,近年來,已累積超過30件產品獲頒台灣精品獎。
    Editor / Provider: 晶睿通訊(VIVOTEK) | Updated: 11 / 24 / 2022

a&s全球安防科技網於每周/月,分別提供訂戶有關AIoT安全、防火防災最新資訊,包括:技術趨勢、產業動態、產品訊息、解決方案、行業應用、網路安全…等,讓您一手掌握機先、處處無往不利。

  • 智慧安全焦點報(週)
  • 建築與居住空間焦點報(月)
  • 智慧運輸焦點報(月)
  • 智慧防火防災趨勢報(月)
立即前往